吉林北山庙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北山庙会,是东北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庙会,早在清代就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说。吉林以山水佳胜、佛寺集中、佛法灵验著称,吸引着东北各地佛教信徒远道而来拜山求佛。每临四月庙会期间,人烟稠集,民国到伪满期间,连吉长(吉林至长春)、吉海(吉林到海龙)、吉敦(吉林到敦化)三线铁路都加开列车,并半价接送八方游客。很多人从辽宁、黑龙江前来还愿烧香。这种盛况,直至“文革”期间结束。后来庙宇修葺一新,恢复宗教政策之后,各地香客又云集北山,至今庙会盛况不减当年。庙会日期集中于农历四月。实际上从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庙会就开始了(包括长春般若寺,也于此日开始办庙会。三月三为蟠桃会,三月十八为老郎庙会。四月初八为如来佛诞辰,四月十八为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为药王庙会,五月十三为关帝庙会)。逛北山庙会成为吉林省民俗一大盛事。 四月初八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佛教各寺庙都在这天为佛像洗浴,举行“浴佛法会”,故称“浴佛节”或“佛诞节”。佛经说,释迦牟尼的诞生、出家、成道、涅木般都在四月初八,因此,这一天是佛教徒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各佛寺都开门、办佛事。俗家弟子及信佛群众一大早上庙,向佛顶礼叩拜,焚香祭礼。新弟子选择此日“皈依”佛门,拜师成为记名居士。老僧选择此日为徒弟灌顶,为新佛开光。 四月十八娘娘庙会昔日吉林北山的娘娘庙会和辽宁大石桥的娘娘庙会,并称东北两大娘娘庙会(今会在玉皇阁内祭祀诸娘娘)。由于吉林开化早,又是吉林将军衙门所在地,所以这里的娘娘庙会远比大石桥的娘娘庙会更为热闹。每于四月十八,香火旺盛。传说娘娘为东岳大帝之女,神通广大。人们主要把祈子的愿望投向这里,认为娘娘主要管男女生育诸事,并有具体分工:子孙娘娘、送奶娘娘、三霄娘娘、眼光娘娘等,各司其职,施惠于妇人孺子。至今,留下“逛娘娘”庙会的民歌: 高粱刚拔苗,杨柳才发芽,盼望的日子四月十八。走呀走呀走呀,逛娘娘庙会去呀,要烧香可别忘了拴娃娃。 民间习俗常在娘娘庙会上还愿、献神袍、烧替身。“烧替身”是儿童病重,父母惟恐死去,烧一纸扎人代替病人焚化,以乞免灾。传说这类病儿原是娘娘驾前的金童、玉女,或捧水童、烧火童,偷偷下凡投胎人间。如今娘娘发觉,索回天上,若烧一“替身”,小儿即可痊愈。“替身”系纸扎人,略小于真实儿童(亦有大人烧替身者),上写儿童姓名,在佛前祈祷完,焚于娘娘神前,意为此病儿已成佛门弟子。回家后为孩子改名,从此神鬼再也找不着他,便可永保平安。这种偷梁换柱的赎罪方法在民俗中是普遍存在的。 类似的方法是剃头跳墙。长春、吉林一带的小男孩到了八岁,有“跳墙”之举。民间为了小男孩好养活,或因身体多病,或因八字不吉,要许愿到庙上出家当和尚,就可免灾。其法不是烧替身,而是举行一次假出家的仪式。一般由舅舅带小男孩到庙上拜老和尚为师,并为其剃发(只留顶发,余皆剃去),同时在庙内设一长凳,以代庙墙。剃发之后,僧人用筷子(或木棒)狠打小孩头,装出生气的样子,高声喝道:“快跑快跑,白头到老!”或者说:“滚出庙门,不许回头!”小孩赶紧跳过板凳,跑出庙门,为舅舅或家长领走,算是躲过灾难,可保平安。若是小孩自幼许给关公驾前当马童的,这种跳墙仪式在关帝庙举行,据说那更灵验。 四月二十八药王庙会到四月二十八,人们都不忘去拜药王,以求得祛灾除病。药王庙供奉药王神农氏和历代名医,向人民传播我国优秀的古代医生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历史。每到此日人们都到药王庙会上买几只黄色的纸葫芦挂在室内,以避灾祛邪。 在药王庙里,老百姓最感兴趣且带有民俗意义的是“十不全”。这是一个瘦小枯干、面貌丑陋的小老头,他的额头贴着膏药,脖子上挂一串咸菜疙瘩,用七八根高粱秆做拐棍,支撑着他的瘸腿。这是一个把健康给予人民,自己弄得“十不全”的舍己救人的神。据说他就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施世伦的化身。施世伦就是公案小说《施公案》的主人公。他是清初福建晋江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的儿子,他自己也是有名的清官,深受康熙青睐。因他体弱多病,丑陋不堪,康熙皇帝戏称他“施不全”,民间百姓便谐音称他为“十不全”。传说病人如果虔诚祈祷,“十不全”就会把疾病接过去,把健康给予祈求他的人。因此“十不全”身上得到的赠予也多:有吃的咸菜、手中的拐棍、腿上的支柱……他虽不是什么正神,进不得大殿,但香火特盛。 五月十三关帝庙会关帝(三国时关羽)是一位特殊的神,佛、道、儒、俗都供奉他。传说五月十三(一说六月二十四)是关老爷生日,关帝庙会乃定于此日。佛家称关羽是伽蓝菩萨(护法神),道家尊他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儒家奉他为与文圣人孔子齐名的武圣人,民间则俗称为关老爷(满语为“关法玛”)。因为他这个历史人物忠义千秋,主持正义,又有超人的武力,民间连武财神的尊位也给予他了。省内各县差不多都有“关帝庙”。没有娘娘庙的县市,也有的在四月十八办“老爷庙会”。过去也常在老爷庙前搭台唱戏,祈愿还愿,认为关老爷最关心人民疾苦,强敌来侵,总是由他显圣保卫城池的。传说在清末沙俄军队侵入吉林时,关公显圣,沙俄的元帅曾亲眼看见关公枣面长髯,横刀立马于城头,吓得沙俄望风而逃,从而保住了吉林城。 此外各庙里都有的观音堂,普遍供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人人信仰的,所谓“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人们认为只要高颂“南无观世音菩萨”法号,就可以得救免灾。民间对观音(原名观世音菩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去掉“世”字,简称观音)的信仰,甚至超过佛祖。观音是大慈大悲的女佛,传说她为了救父病,砍去了自己的双手奉献,佛使她生出千手千眼,因亦名“千手千眼佛”。只要你口颂她的法号,她就随时随地来拯救你,使你入水不溺、入火不焚。所以纪念她的日子也多,传说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圣诞,六月十九是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是观音涅槃日,每到这些日子,也都有庙会,得到善男信女的奉祀。 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昔时吉林此日要在观音古刹(在吉林市光华路南)举办隆重的水陆道场和放焰火。入夜在北山各庙高悬彩灯,在松花江上放起荷花灯,追悼亡魂。较早的河灯是用荞麦面和荞麦皮做成糠灯。糠灯上锅蒸后成瓢状小舟,内装灯芯和植物油。点燃后,放江中,顺流而下。后来还有西瓜灯、金鱼灯、宝塔灯,五彩缤纷,满河红星。放河灯时奏佛家乐曲,和尚诵经,在一片宗教气氛中,河灯带着人们对死者的思念漂向远方,寄托着无限哀思。目前松花江上放河灯,已形成大型游艺夜会。每年吉林市漂放的现代化的河灯,不下万盏。正如旧志书所载:“燃灯顺流,如万朵金莲浮于水面”,加上两岸欢呼,锣鼓齐鸣,往昔的佛事,早已成为民间定期举行的娱乐活动,成为北国江城一大社会人文景观。近年亦有改在国庆节夜间举行者,更完全成了欢乐的节日。 信息来源: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