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锣鼓,是上海本地传统锣鼓与北方的威风锣鼓、太原锣鼓、绛州锣鼓等锣鼓流派融合的一种锣鼓乐种。 锣鼓乐在上海民间曾经用途广泛,无论婚丧喜庆、节日庙会,还是民间舞蹈,游艺杂耍,无不采用打击乐器来烘托气氛,用以表达人们的欢乐心情。上海的锣鼓乐有明清时期流行于江南的十番锣鼓和京昆戏曲锣鼓,它与苏南十番锣鼓应属同宗,但在曲目、乐曲的结构、演奏风格及音乐格调等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这是十番锣鼓在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衍变。根据其“轻打细敲”的演奏特征,故把乐种定名为“上海十番锣鼓”。上海十番锣鼓流传于市郊崇明、上海、嘉定、宝山等县。 后来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尤其是宝钢的建设,全国各地的冶建单位汇集到上海宝山,北方地区人口大量进入,他们将本地的优秀鼓种带到了上海,使上海本地锣鼓的乐曲风格和表演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经过不断的创新探索,终于形成了新颖的“海派锣鼓”。 海派锣鼓的特 一在于海纳百川包容,各地的优秀锣鼓形式,尤其是绛州锣鼓、威风锣鼓的艺术元素大量被汲取在海派锣鼓之中,并衍化成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在形式上,从原始的乡间田野、喜庆场合走上了表演舞台,在舞美、灯光、道具和服装,甚至在演出曲目上有了极大的改进,发展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舞台表演艺术。在传承华夏地道的原汁原味的民族艺术风格的同时,又巧妙的采用与时俱进的艺术手段对传统鼓乐进行再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