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作小木家俱制作技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诞生于明代中期的江苏南京、苏州、扬州等江南地域,此后发展壮大,备受世人推崇,世代流传,并且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全球各大博物馆均馆藏有中国红木家具精细制作的文物。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出现对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家具设计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经典的家具设计作品,无不包含着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传统元素。国内外对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如1934年德国人古斯塔夫爱克编写《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王正书《明清家具鉴定》;濮安国《明清苏式家具》;王念祥《明式家具雕刻艺术》等。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研究均局限在品类、名称、纹样、断代等内容整理上,对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制作工艺、传统技艺没有涉及和发展。而现在我们发现,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制作工艺,是使其发展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它的榫卵结构和软屉编织工艺。自古至今,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制作工艺一直都是民间以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历史书籍上,很少有文字记载,到了近现代更是发展缓慢。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机械化的发展大潮,传统手工艺,又有被吞噬的危险。现在,四十岁以下的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工匠的后代,已经很少有人跟父辈学习这门手工艺,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四五十年,恐怕面临传统制作工艺失传的危机,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我们这代人也将背负民族传统工艺失传的责任。我们将会搜集整理各方面资料,联合高校、博物馆、传统家具制作工厂、民间手工艺艺人,通过研究制定出《红木家具精细制作工艺标准》,从而保护红木家具精细传统制作技艺得以传承。通过标准的制定,规范行业发展现状,发展民间苏作传统制作工艺,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将非常有限的珍贵、稀有木材,按照工艺标准制作成件件完美的艺术珍品,使其更有无限的传世价值,留传给后人。 信息来源: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