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晒制技艺(象山县)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象山晒盐业历史悠久,唐代已用土法煎盐、宋时已有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法,并用煎熬结晶。元人称晒盐为“熬波”。清嘉庆开始,从舟山引进板晒法结晶,清末又引进缸坦晒法结晶,成为盐业生产工艺上的一大变革。从现有的资料中,可查到民国时期晒盐业的代表人物严纪鳌等。上世纪60年代后试验成功平滩晒法,采用新技术,并用机器逐渐代替手工操作,传统晒盐技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老盐区金星、番头等少数盐场仍保留手工与机械操作并存的状况。千余年来,晒盐区分布在县境沿海地区,北自钱仓,由爵溪折而南至石浦,四都,迂回二百余里,灶舍环列其中。新中国成立后,盐区(场)几经调整废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形成昌国、花岙、白岩山、新桥、旦门五大骨干盐场。总面积近30000亩,比原盐地增加近10倍。 象山晒盐以海水作为基本原料,并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自然结晶成原盐。优质的盐尚有坚实指捺不碎,正立方体有楞有角,透明洁白,手拶后粉碎不粘手,纯洁,无羊毛硝析出等特点。整个工序有10余道,纯手工操作,看似简单却又体现出智慧。晒盐大都靠日光和风力蒸发,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加工工艺与气候、季节等因素相关,又与悬沙、潮汐相关,不确定性较明显,需要有经验的人把握潮汛、季节等变化,完成晒盐全过程。蕴涵着丰富的天文、海洋、自然科技知识和历史价值。传统的晒盐技艺,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