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
管理员
夹缬 用一组纹样对称的花板,紧夹丝织物,浸染于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故又被称为“蓝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元末以后,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苍南县境内的各大街道及一些邻街的中心村均有家庭作坊式的夹缬印染作坊。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夹缬工艺几近消亡。主要产品为大花被(又称敲花被),室内各种服饰、鞋帽、窗帘、玩具等用料。主要图案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民间绘画。夹缬产品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在服装和工艺装饰方面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科研价值。2006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4-12-29 06:54 , Processed in 0.0344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