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是石台县传统的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皖南一带,尤以石台(古称石埭,1965年更为现名)为之最。雾里青茶园位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云雾之中,常年被云雾笼罩,所以当地人称此茶为“雾里青”。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时,全国名茶37个品目,其中“嫩蕊”即为当地人所称的雾里青。南宋大诗人陆游、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在其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可见,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有上千年历史。石台雾里青是皖南储叶老品种,由百年以上野生茶树群落采摘鲜叶制成。其生产技艺十分考究,选用高山云雾茶叶,按照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10般传统手工技艺,经过37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做好成型的雾里青,还要进行手工分捡,只留一个青翠多毫的嫩芽。每500克雾里青成品茶有两万到两万五千个芽头,有“安徽第一芽”之誉。雾里青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明亮。一粒粒饱满的茶芽竖立杯中,上下浮动;更有一缕白色的雾气袅袅上升,经久不散。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的主要价值为:一、历史文化价值。从中可展现我国传统绿茶制作技艺的悠久历史渊源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中华文化。二、美学艺术价值。雾里青是传统绿茶中的极品,其制作过程、方法,雾里青茶的形、色、香、味都极富美学、艺术欣赏价值。三、科学价值。石台雾里青茶树的育种、栽培,10般手工技艺、37道工序都极富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茶的品质,对现代绿茶制作具有借鉴作用。雾里青茶从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起,就被列为朝廷贡品。通过石台榉根关古徽道销到大江南北。清乾隆年间,雾里青茶由“哥德堡号”运到瑞典,再由瑞典分转到欧洲其他国家,其影响程度之大,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