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打船歌习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安打船歌习俗(第四批省级) 乐安打船歌习俗是流行于乐安县西南部牛田、万崇等乡镇一带的民俗活动,起源于乌江南畔的水南村,据水南村史记载,打船歌习俗系该村张姓始祖世延公于唐开元年间传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过去,由于乐安地处山区,陆地交通不便,内外交流运输主要靠境内的一条主河流——牛田河(又称乌江、恩江)展开。历史上一年一度的“交皇粮”,以及靠撑船放排出外谋生的,涉及千家万户。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远行的船队一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归来,当地群众在船队出发之前,要举行一番隆重的仪式。这场仪式先是到村内供奉神像的祠堂、庙宇中燃香点烛跪拜祷告,然后抬着“吴仙真人”、“土地神”、“五皇太子”等七尊神像到村中主要巷道巡游一番。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倾巢而出,燃香点烛放鞭炮,跪拜敬神,场面十分壮观。“游神”结束后,神像送回祠庙归位。晚上,村民们则围坐在一起唱“船歌”(当地俗称“打船歌”)。 “打船歌”现今保存下来的歌词有167句,皆为七言词句。表达的大多是“祈求神灵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内容。曲调具有“船工号子”的特征,粗犷、大气、尾音悠扬。伴奏乐器为一鼓一锣(鼎盛时期尚有胡琴、笛子、月琴、唢呐等),伴随着围观群众的吆喝声和阵阵“神铳”鸣响,形成一番独特的气氛与韵味。 “打船歌”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进行,要连唱三晚,第四天凌晨,全村男女老少至村口送船队出发。这时,请来的道士画上一幅很大的“船型图”,图上标有各种神鸟、符号,然后挂在柴棚上烧化(称为‘化舟’),村民们即敬上一碗酒(壮行酒),一碗茶(平安茶),一碗热粥(思乡粥),船工们喝完酒、茶、粥,精神抖擞出发了,乡亲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依依不舍挥手送别,整个“打船歌”活动就此结束。 2013年,乐安打船歌习俗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