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第四批国家级) 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据史料记载:客家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始于黄河以北,客家祖先南迁时把它带到赣南。因其历史悠久,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故而独树一帜。 赣南客家擂茶的制作技艺很是独特。制作时,先将所配置好的材料,按比例放置擂钵内,用擂杵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频频舂捣、旋转磨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或大盆里,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再倒入少许高山茶油,并用擂杵搅拌稍许,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它既有茶叶的甘味,芝麻、花生、豆子的清香,也有生姜的辣味,若再佐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一桌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赣南客家擂茶宴便应运而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