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山渔号为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单山渔号是渔民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头领唱,众船工随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民间演唱形式。其中有单人、双人起号、单人领号、众人合号等形式。三山岛街道单山村是单山渔号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单山渔号是借鉴于“川江号子”,综合自身海上捕捞作业的特点,形成独树一格的一支海洋民俗音乐之花。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海上捕捞中,全靠人力和风力的驱动才能完成劳动过程,需要二十多人协同操作。为便于操作和统一,便产生了这种喊唱形式的号子,并有专人负责领号。 领号人根据海上捕捞的生产特点,根据摇橹和撒网等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情绪、不同音调的号子。全套号子主要有抬船号——整网号——装前哨号——装后哨号——摇橹号——追鱼号——下网号——拉绳号——拉网号——八大步号——拉船号——抬鱼号等十二首渔号组成。唱词即兴,衬词为主,以“嗨---呀---哈---罗---号”等呼喊性的言语,用不同的音调贯穿于全部歌唱之中,句幅短小,冲击力强。曲式结构灵活多变,即是领合形式,但有长领、长合与短领、短合等多种类型,不同的作业方式配以不同的音调、速度、力度的渔民号子。 单山渔号总体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头、腹、尾”。头部包括抬船号、整网号、装前哨号、装后哨号。由于劳动场地在海滩上,劳动性质是为出海捕鱼做各项准备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因而渔号结构形式较大,层次多,表现力强,其音调号声稳健有力,长于抒情。腹部包括摇橹号、追鱼号、下网号、拉绳号、拉网号,因劳动环境均在海上,劳动强度大,因而,这些渔号的结构形式短小精悍,富有强大的推进力。尾部包括八大步号、拉船号、抬鱼号,由于渔民的劳动场地又回到了海滩上,劳动量由重到轻。当上千米长的渔网拉近海滩,鱼虾在网中翻滚跳跃时,渔民的心情极其激动,整个海滩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欢乐的气氛。因而,句式都较长,领、合形式自由灵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欢乐、活跃等情绪特点。 单山渔号,体现的是劳动人民面对险恶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旷豪迈中不失诙谐的性格特征,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较为完善,它对于我们挖掘和研究民俗文化、海洋文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整理者杨学业刘东昌李登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