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亦称“石刻”,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中国的石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承沿不绝,流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术、巧妙构思和丰沛创造力。石雕创作一般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砂石等天然石质材料上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一系列纯熟的民间雕刻技法。由于这些石质材料得诸自然,能够长期保存,因此石雕技艺多用来制作大型雕塑和装饰性雕塑。按照用途,石雕制品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建筑构件和装饰品,如台基、牌坊、石狮等;二是- 像,如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的造像等;三是既可欣赏又具实用性的生活用品,如案头摆件、砚台等。传统石雕以斧、锤、凿等为工具,近代开始采用甘油 及简单机械等一些较为先进的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石雕工艺日臻完善,相关制品作为独特的商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别具艺术魅力。 方城石猴是以滑石为原料的一种民间石雕艺术,主要流传于河南省方城县,因主要雕刻猴子形象而得名。滑石在方城当地俗称为“花石”,它质地松软,色白面光,中间夹杂的淡黄色筋纹别具自然美感,宜作雕刻之用。方城石猴据传起于宋代,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光绪年间。清末当地具代表性的方城石猴艺人有王建奎等,其技艺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延续至今。方城石猴作品有单猴、双猴、母子猴、猴背猴等多种样式,都与当地民俗相合而表现出吉祥的寓意。方城石猴雕刻成型后,需用古法特制的红、黄、绿、黑四种颜料进行着色或勾画装饰,最后还要罩上一层桐油。方城石猴作品造型古朴,粗犷稚拙中别见质直率真,显露出淳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方城当地,石猴被视为吉祥物,常用以佩挂珍藏或馈赠,民俗意义十分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