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节。过去,土家人祭祀祖先和土王,于正月初三至十五,到土王祠“摆手”。土司时期的敬土王、祀祖先的节日活动残存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只在来凤的极个别偏僻的土家村寨可见。现在,正式将这一节庆活动命名为“摆手节”,作为全州四大民族节日之一。每到摆手节,就会出现“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壮观场面。 “土王宫畔水生波,福石城中锦作窝;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这是清代土家族诗人彭施铎《竹枝词》中描绘的摆手舞盛况。 鹤峰县铁炉坪宋代墓葬曾出土一个陶坛,口沿塑十二个舞俑,舞姿相似现存摆手舞,说明摆手舞在宋代已成熟且是集体起舞。据清同治版《来凤县志》转《湖广通志》记载:“五代时,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百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舍巴格痴”,其意为“敬神跳”,汉语叫跳摆手。摆手堂是土家人摆手祭祀的神堂,舍米湖邻近庙堡摆手堂残碑铭文“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的记载。《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摆手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土王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这一习俗主要流行于来凤酉水流域,和清江流域的跳丧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民间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 摆手舞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前者规模较大,活动时间较长,参加人数较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在野外进行。相对而言,后者规模较小,时间短,人数较少,多在摆手堂的坪坝里举行。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也有农历四月八日),人们扛着龙凤大旗,打着灯笼火把,吹起牛角号、唢呐、咚咚喹,点燃鞭炮,浩浩荡荡涌进摆手堂。先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土老司带领众人来到堂外的坪坝,在一棵挂满五颜六色小灯笼的大树下依次围绕,随着锣鼓的节奏起舞,“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摆手舞的动作主要是“单摆”、“双摆”和针对男女队形而言的“回旋摆”。其动作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甩同边手,走同边脚则是区别于其它舞蹈的最主要特征。其舞蹈动作表现的主要内容有狩猎舞、农事舞、生活舞、军前舞和宴会舞。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动作已失传。 1956年,土家族摆手舞在湖北剧场上演,土家人千百年来自我娱乐的民间舞蹈登上大雅之堂。1999年,州政府正式命名摆手节,后被列为恩施州四大民族节日之一。2001年,举办来凤首届土家族摆手节。卯东舍米湖被誉为土家族摆手舞之乡。2008年,来凤县土家族摆手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