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春牛”发源于信宜的径口镇,流行于信宜径口、安莪、朱砂、茶山、洪冠等地,后又流入与信宜径口接壤的广西容县及玉林、北流、合浦等地。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开初,牛用泥塑造,名曰:“土牛”,不能舞,后来由当地一位姓李的秀才(名字不详)按照《大字通书》的春牛图仿制一条牛,用竹和纸扎成牛头,用画有黑色漩涡状毛纹的深灰布拼缝成牛身,由男、女2~3人演唱牛娘调,春牛则用1人舞牛头,1人披牛衣舞牛尾,由八音锣鼓开路,春牛居中,舞蹈队在后,边走边舞,依次到各村表演。表演时先由春牛在场上绕圈、刨蹄、晃角、甩尾、滚泥,伴随着演唱象舞狮一样舞起来,动作较为简单,春牛后面,由数名乃至数十名牛公、牛娘组成的舞蹈队表演各种农事活动,青年以木叶伴奏。春牛队每到一家,先舞动春牛,以示祝贺,接着,牛公、牛娘边唱边舞,唱词都是五、七字偶句,按方言声韵分上下句,唱腔为牛娘调,配以锣鼓打击乐,节拍和谐,韵味长,通俗易懂,题材多以教人如何处世做人、孝敬老人,浪子回头,勤俭持家及养好耕牛,催耕催种,精耕细作,从犁田耙田到浸种、下种、揷秧等,一年四季的农事记要和节气特点,题材广泛,教育知识性强。舞毕,村人往往端来香茶、糯米粑粑等加以慰劳。“舞春牛”是农家称颂牛的辛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象征性歌舞,信宜的“舞春牛”盛行于晚清,演出的场所由起初乡镇中所设的春牛亭发展到乡村的空地、晒场、祠堂或地主大厅,演出时间一般在春节至元宵期间。到1979年后,舞春牛由模型表演发展到真人表演,主要演员有牛郎、牛娘等,自此舞春牛演变成“牛娘剧”。从季节性的群众业余文艺演出活动变成专业或半农半艺的营业性演出。 春牛舞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动作简单,多为生活动作的模拟牛的动态和习性,生动自如。表现农事活动的场面形象逼真,基本上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演员随着锣鼓、音乐的节奏走“圆场步”、“碎步”、和“十字步”,很容易掌握运用。 春牛舞多于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舞牛队敲锣打鼓、舞着春牛巡村拜年,先在村中平坦开阔之地集中表演,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贺岁。表演者共五人:牛郎一人,牛女二人,舞牛者(男)二人。牛朗扬鞭牵牛,牛女执扇挥巾。全舞分四节: 第一节:贺年。鼓乐声中,牛郎、牛女与春牛载歌载舞向乡亲们庆贺新年。第二节:开耕。牛郎在《春耕曲》中架上牛轭,驭牛犁田,耙田。耙田毕,牛郎卸下牛轭休息,春牛在一边吃草,牛女表演播种、插秧。第三节:戏牛。春牛脱缰狂跳乱跑,牛郎赶上欲穿牛绳,被牛角抵弹跌倒,牛郎束手无策。牛女在《爱牛曲》中爱抚春牛,牛驯服地到河边自由自在地戏水、搔痒,牛郎顺势扼住牛头,穿上牛绳,牵牛至一边休息。第四节:丰收。在《丰收曲》中,牛女喜气洋洋地收割、打谷,挑起金谷与牛共舞,欢庆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