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街川剧坐唱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更是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 绵阳市涪城区铁牛街川剧坐唱团,在团长周永秀的组织下2006年6月10日首演以来,截止2008年5月12日,共演出692场,接待群众约14.5万余人次,在震惊中外的5.12特大地震后,该团在各级领导和热心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重建,于9月5日正式恢复营业,坚持风雨无阻每天演出,为社区提供一个安稳民心、修复心灵的好去处,为广大戏剧爱好者提供一个演绎热情人生的平台。为了让川剧这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传承下去,该团开展了川剧进校园活动,免费让30岁以下的观众看戏、免费送戏票到绵阳市206个社区、免费招收川剧学员,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爱川剧。该团着力于传承、发扬、推广、普及川剧,这是剧团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信息来源: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