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鸡舞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箐鸡舞”是贵州西部苗族古老的芦笙传统舞蹈,它是“小花苗”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主要分布在水城县的南开乡、金盆乡、青林乡、陡箐乡等地。“箐鸡舞”表演者主要是水城县南开苗族彝族乡的芦笙手,该乡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座落在乌蒙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水城县东邻六枝特区和纳雍县,西接威宁县和云南宣威县,南抵盘县和普安县,北与赫章毗邻。全境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75公里,总面积3641.77平方公里。南开苗族彝族乡位于水城县北部,东接青林乡,南邻保华乡,西伴木果乡,北靠金盆乡。南开旧称“喃吡”,苗语意为“官家之地”。1946年,以乡西南地势开阔之特点取名为南开。南开乡境内地势大部分为冲子地和麻窝地,生态环境恶劣。毕水公路横穿境内,阿勒河流经乡境,流程15公里。 关于“箐鸡舞”的历史渊源,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蚩尤部落战败,遗下的一支苗族(小花苗)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以那古国的黑羊大箐,建立老谱苗寨。苗寨中有家兄妹俩,哥哥叫来方乃蚩龙拉母绕,妹妹叫来方乃蚩龙谷阿诗,二人生性活泼可爱,智慧超人。母亲常给他们讲苗家生活中的大小千百次战斗。兄妹俩遂按照故事情节吹笙跳舞,但是每套动作的组合均不连贯,不如人意。黑羊大箐古树丛生、禽兽遍野,箐鸡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箐鸡的每一次争夺山林都给予兄妹俩启发,于是他们模仿箐鸡在林中啄食、嘻戏、打闹、格斗的舞蹈动作,产生了搭桥、搭人梯、悬羊击鼓、仰望、爬山涉水、叠罗汉、猴儿搬桩、鹞子翻身到滚山珠等芦笙舞蹈。同时加以战争中的动作和生产生活习俗习惯进行组合,边舞边发挥,便形成了“箐鸡舞”。之后,兄妹俩经常吹笙跳舞,自娱自乐,引起寨上男女老幼的关注,也激起了他们对“箐鸡舞”的兴趣。农闲时,田边地角、家中院内寨中青年男女都跟着兄妹俩表演,老传小、长传幼,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箐鸡舞”不断改编,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带有劳动情节和历史故事相融合的舞蹈动作,其表演形式也随着芦笙节奏的变化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箐鸡舞”用于比赛或表演,可以单人、双人、六人、八人、十二人、甚至十六人进行的群体性舞蹈,其动作特点是大幅度的运动与优美舞蹈相结合,比赛或表演时,要求每个参赛者步伐要轻快灵活。双脚下蹲时,大小腿垂直,上身平稳,姿势大方美观;弹跳时,双脚速度要快;跨步时,脚腿要刚健有力;旋转时要形成圆圈,旋体快速;倒立时,头顶着地,两脚朝天。箐鸡舞的出场,散场均以祈福纳祥,竞技献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禽兽形象被赋予了灵性,自然而然形成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表演程序,包括金鸡颤步、蜻蜓点水、练兵、点将、游龙翻身、猴儿搬桩、狮子滚球、鹞子翻身、悬羊击鼓、骏马奔腾、争霸山林、滚山珠、金鸡独立等仿禽舞步。如努冷豆叨(金鸡颤步):头戴箐鸡翎英雄冠的芦笙手们,以一脚独步着地仿箐鸡跳舞步,右一脚侧抬抖动、开胯、模仿箐鸡翅膀之颤动形象先后出场,边吹笙边用上身学箐鸡的动作。身体向重力脚方向倾斜,以演出场地中心为轴顺、反时针左脚跳步起舞;都古冬林(蜻蜓点水):双脚前挪跳一步,侧前脚尖点地,膝微屈,右转体1/4圈,后脚划圈点提,左右各扫腿旋转一圈;卡冬朵(练兵):深蹲跳一步,落成左腿直腿前伸,脚跟着地,后左右脚反旋,重心前挪后移,左脚跟上左右全蹲,正反转圈完成;是懂享(点将):甲下板腰,双膝和头着地,挺腹,乙、丙搭人梯,乙双脚站立甲腹部上;绕争阿鸡(游龙翻身):形容在战斗时,爬坡下坎前进后退迂回作战,动作迅速犹如游龙翻身,表演者的头、脚着地,身体曲而悬空,以头为轴心,脚为外圈,不断的360度大转身回旋。身体保持曲型,翻一圈,旋转一次,芦笙从腰部转过不许着地。脸卧阿朵(猴儿搬桩):甲下板腰,头、脚着地,挺腹,乙侧身倒立在甲腹部上;差阿史梗陇(狮子滚球):芦笙为“球”,双手捧笙,后蹲着地,收腹,身体卷曲后滚翻,在不间断的乐曲场中,身体旋转翻滚,每一转还原后接转二转,把不断连续的翻联接起来,路线是转回出发点而成;来咋史底争阿叽(鹞子翻身):手捧笙、笙不离嘴,小跳起步,左右侧空翻;坑姚嘟打(悬羊击鼓):舞者左或右侧身作倒立,左大腿转翻屈伸似击鼓状(笙声不断);能绕孤叨(骏马奔腾):双脚小跳,前后左右,来回穿梭,腾挪,腿成弓步,深蹲作冲刺状;丫夺比知吧夺(争霸山林):芦笙手身(头饰箐鸡翎冠)旋,转体,芦笙作鸡头,摆好姿势,甲、乙双方相撞跳高,仿箐鸡格斗,舞蹈起来,一脚步着地,单跳步,向前猛撞对手,一来一往,追逐比舞;子罗夺(滚山珠):仿穿山甲、刺猥类的动物被追赶时,将身体缩为一团顺山滚下,形似“山珠”,舞者以头为轴,往左或右顺时针、反时针、借腹肌及胯之力串身转圈,绕回出发点算一轮;努冷阿知(金鸡独立):结尾动作,舞者(甲、乙、丙、丁)搭人梯后,走一小圈,站在肩上的舞者,单脚着肩,头仰,后脚提腿,左右作展翅欲飞状,结束后,单脚立肩,左手抱右腿与身体直立,右手举笙即成。 舞蹈的传承方式为支系内家族世代相传,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水城县青林乡海发村张文友,师从苗族阿补老龟(祖传)等民间老艺人;南开乡偏坡寨祝兴荣,师从于张文友、张绍学等苗族艺人;南开乡偏坡寨祝兴智,师从于张绍学等苗族艺人;南开乡偏坡寨王龙,年轻一代苗族芦笙舞重要代表人。 “小花苗”支系表演的“箐鸡舞”是仿照战争中的每一个动作和仿禽乐舞动作,将苗家生产生活习俗与许多杂技体操熔为一体(加之芦笙摆的基础动作大部分有蹲、转舞步),干净利落,变化多端,粗犷奔放,具有独特的剽悍性格。其舞姿优美,层次分明,头、脚步、腰巧妙摆动与舞蹈的艺术技巧融为一体的独特性能,舞至高潮激烈时,令人眼花缭乱。同时,“箐鸡舞”以矮桩、旋转、快速、稳健、轻盈、准确而著称。舞蹈以缓起、中渐、尾紧的方式逐级发展,环节紧扣,高潮起伏,把气氛推向高潮而突然告终,形成了峰与谷的鲜明对比,给观众以丰富的联想和欢快的余味。其丰富的表演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黔西北“小花苗”支系的芦笙传统文化、舞蹈艺术精华。 南开苗族芦笙技巧“箐鸡舞”影响面涉及钟山、纳雍、赫章等县(区)“小花苗”支系民族村寨,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小花苗”支系民族民间传统芦笙舞蹈的艺术风格。同时,其表演的盛装服饰集织锦、挑花、蜡染、镶嵌为一体,工艺精湛,图案、配色极为讲究,加之配戴箐鸡翎英雄冠,具有一定的象征纪念意义,隐喻了该少数民族的迁徙战争史等。“花背”上的图案自古传承,极少变动,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图案包括宇宙自然、动物、植物、生产生活用具等,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意识,蕴藏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是考察研究黔西北苗族社会历史、生活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承载着苗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的“箐鸡舞”,是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很多“小花苗”支系民族男女青年都外出打工,尤其是芦笙舞跳得好的,都到国内各旅游区去打工,传统的民间芦笙舞蹈艺术在当地已出现萎缩和消亡的现象。特别是许多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更是使“箐鸡舞”的传承雪上加霜。而新一代的芦笙手认为芦笙技巧“箐鸡舞”演奏技艺复杂,不愿花费精力去学。传统的芦笙吹奏和高难度的表演技艺已逐渐向简化实用过渡,古老的舞蹈词汇、舞步、动作技术技巧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民间舞技已逐渐走向濒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