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马岭镇瓦嘎村流传承着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杂技艺术——布依族高台狮灯。 兴义市系贵州省黔西南州府所在地,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黔西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市境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马岭镇瓦嘎村位于兴义市东北部,距市区13千米,辖5个自然村寨,即上瓦嘎、下瓦嘎、滑石板、王家坡、邓家坡。古寨群山环抱,千年古榕盘根错节,茂密的枝叶似巨伞遮盖的大坝,形成瓦嘎高台狮灯的传统活动场所。 据传狮舞于东汉时期传入盘江流域,三国、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古有“避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话。元、明、清各代,舞狮活动更加广泛。狮舞何时流入黔西南,无文字记载。因佛经上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具有镇邪的本领。因此,这种历史上带有宗教色彩的狮舞活动,很早就在兴义盛行,不少的布依村寨,至今还保持着这一活动,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狮子舞。据民间艺人介绍,高台狮灯多年前已在瓦嘎流传,他们学狮子是世代承传的,一般从六、七岁学玩“猴子”,尔后学玩狮子的各种技法。一百多年来,瓦嘎狮灯代代相传,沿袭至今。狮舞于东汉时期传入盘江流域,三国、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古有“避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话。元、明、清各代,舞狮活动更加广泛。狮子舞一般是“玩平地”,而瓦嘎布依高台狮灯以“上高台”著称,搭台后,先由狮子头“圆台子”,再进行表演。以“杂脸子”(唐僧取经)一套二十余人表演和“大脸子”(沙和尚)、狮子一对、猴子一对上台表演。在高台四支桌子脚上表演时,其他的用“摸脚”(即慢慢摸索),而瓦嘎的狮灯艺人则用“跳脚”(即快速准确地跳过去)。瓦嘎狮灯的“响器”(即打击乐)是由马锣、钵、堂锣、鼓等组成,打法别致,变化极大,其打法有上百个。 瓦嘎布依族高台狮灯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黄玉沛,岑正敖,韦朝纪,黄立荣岑国跃,黄正益,黄值祥。 瓦嘎布依族高台狮灯”是瓦嘎布依族村民在独特的自然环景和历史文化环境中,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别具特色的民族杂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体现了布依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根植于布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与布依族人民生息相关,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百余年来,瓦嘎布依族高台狮灯一直在瓦嘎布依村寨世代传承,虽然保存了布依族古老的杂技表现形式,并被命名为省级“布依高台狮灯艺术之乡”。但由于瓦嘎布依族高台狮灯没有文字记载,加上布依高台狮灯艺人在口传心授的时候都是传内不传外,给高台狮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人为的障碍,存在流传的局限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布依高台狮灯受到现代文化信息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地人员流动性的增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该技艺又属于群体表演,很难完整保存、传承和发展。目前,瓦嘎村仅存一支高台狮灯表演队伍,高台狮灯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