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围子”是流传在西乡县白龙塘乡贯溪村的一种民间小歌舞。它通过载歌载舞和幽默诙谐的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 长期流传地围子的贯溪村,地处牧马河边,过去当地村民为解决贯溪渡口桥、船维修资金,曾组织“船桥会”。每当春节耍灯,就由这一民间组织筹备地围子等节目的演出。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要灯,人死马遭瘟”。灯会有会首、灯头(监使)和会员,会首由群众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由他指定灯头,组织安排演出。灯会每年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和架桥。 “耍灯”又称“闹社火”,是当地各种民间文艺节目的综合表演。地围子是整个耍灯队伍中的中心节目,常和“打锣镲”、“跑竹马”、“火狮子”等同场演出。 演出程序是:紧随灯队进入场地后,先由十二盏生肖灯(竹篾扎制)围成圈,文、武乐队分东西站两边,男角站在前排,女角坐在后排,全体面向主人门首。接着一对排灯上场绕一圈,再由火狮子在引狮郎的带领下进场表演后,奔向主人门前。领狮人对主人致祝贺词,狮子走进房内,卧在神龛前,主人和善男信女跪在狮子面前,供奉香火,祈求富贵平安。有的还将婴儿交给引狮郎,给婴儿取名字,以求狮神保佑。随之狮子再到其余各家门前拜神扫瘟,最后回到场地,卧等天明。此刻,场上灯火通红,开始一个接一个表演地围子节目。 地围子溶说、唱、舞以及杂技、武术于一体,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嬉戏逗趣的民间小戏,又有别致的舞段配合穿插,使表演生动、活泼。据调查,至今在民间流传的尚有三十多个节目,如《鲤鱼招亲》、《贩茶》、《贾金莲赶船》、《柳二姐赶会》、《顶灯》等。这些剧目往往在开场、收场和演唱的间隔配以“颤步”、“弹腿扑步”等组成的双人舞段组合,以串富、渲染剧情的发展。 地围子的表演以男、女闪膝形成的“颤步”动作构成独特动律。特别是女性的闪膝和两臂前后小摆动,突出了腰胯的扭摆,具有陕南女性内秀文雅的风韵。而男性的“弹腿扑步”、“大拜三拜”、“青蛙晒肚”等动作显得洒脱、幽默。其中也吸收了戏曲、杂技、武术的动作,及一部分生活劳动动作的模拟,如“采茶”、“撑船”等。 地围子的音乐丰富多彩,节奏明快,富有跳跃性。凡在民间流传较广的山歌、小调、曲子、花鼓子及陕南地方小戏端公调、八岔子的音乐无不被地围子所吸收。有时同一曲调运用于三个不同的剧目之中、有时同一出戏中却出现花鼓、端公、小调等几种不同风格的曲调。加之,演员根据剧情和自己的嗓音条件任意选择民间曲调,进行创造发挥以及有机地运用帮腔、衬腔和打击乐的灵活伴奏,既烘托了气氛,又增添了热烈欢快的鲜明地方特色。 服饰大多采用戏曲眼装。男角武生装扮,女角扮作花旦。由于过去山区条件有限,也多在日常着装的基础上加以美化。如男角头顶用红布包裹,两鬓角插两束黄表纸花,麻板草鞋尖上扎两朵红绒球。旦角多系男扮女装,用黑丝帕子将头包严,鬓角插花,戴耳环、手镯和戒指,身着彩农彩裤,扮成年轻姑娘。 道具主要有花扇、草帽、马鞭和花手帕。小生多执扇,花旦多拿手帕,花脸多挥马鞭,庄稼人多戴草帽。早年演出,男角定要戴草帽,将草帽当成男角的象征,衡量演员的表演水平即以其草帽功、扇子功、手帕功的高低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