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编结技艺为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峰区古为女娲族·轩辕氏活动的摇篮地,又是中国农耕文化开创者公刘故里,周王朝创业的发祥地。俗称“陇东粮仓”的董志塬曾是“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开创农耕文化的源头地。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围绕农耕活动所产生的手工编结技艺为农业生产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国2000年前汇编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豳风·七月》上就有“女执懿筐,遵彼微行”和“八月载绩”的记载。筐,属编结的用具;绩,庆阳地方语编织草帘称之为“系(音ji)帘子”。可见其传承历史已非常久远。 编,庆阳地方语俗称“打笼、打席”,所以包含织的内容;结,含有打结和连续的意思。利用庄稼秸秆和草木原料编织成各种生活实用物的手工技艺统称编结。包括草编、藤编、苇编、柳编、麦秆儿编、高粱秆儿编、竹篾编等等。编结品有筐、篮、篓、笼,簸箕、筛子等农业生产器具,还有炕席、粮囤、锅笼、草鞋、簸篮等生活实用品,另外还有属于观赏品的灯笼、蚂蚱笼等精致美观的艺术品。 编结,是农耕文化发展轨迹最具代表性的手工技艺之一,在漫长的农耕文化生活中,这种民间手工技艺支撑着世世代代人的平常生活。多种技艺为农业文明不断注入了文化艺术内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工业生产不断取代了手工技艺的生产,农村生产工具被机械化取代,生活用具用品不断被高科技产品取代。流传在民间的手工编结技艺已趋向消亡,不少工匠艺人的技艺无人传承,存在着人亡艺绝的严重现象。该项民间手工技艺作为我区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保护。 西峰民间手工编结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庆阳农耕历史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