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上元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瑷珲“上元节”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 项目保护单位:黑河市爱辉区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祁学俊 瑷珲“上元节”是瑷珲区域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各族人民的重大节庆活动,自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上元节是春节活动的延续,也是春节活动的最后高潮,主要活动有“立灯官”、“布阵容”、“闹秧歌”、“抹花迷”、“卖病”等。表演人员身着民族服装,手持着大小各异、形状不同的五谷、果蔬、动物形状灯具,家家户户同参与,做出的灯代表着家庭手工艺水平。活动由灯官统一指挥,锣鼓喧天,唢呐齐鸣,热闹非凡。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瑷珲则称为“上元节”。 “上元节”主要活动有“立灯官”“布阵容”“闹秧歌”“抹花迷”“卖病”等。在这一天,表演人员身着民族服装,手持大小各异、形状不同的五谷、果蔬、动物形状灯具,家家户户均参与,不但体现出对它的重视,而且做出的灯还代表着各家庭的手工艺水平,能充分展示出家庭文化的水准。活动当天由灯官统一指挥,锣鼓喧天,唢呐齐鸣,气氛喜庆,热闹非凡。 在清代,瑷珲是黑龙江流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瑷珲“上元节”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特色。瑷珲“上元节”是流传于瑷珲区域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传承和弘扬北方民族多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