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泗洪县(Sihong County)] 潼河龙舞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4 04: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潼河龙舞

一、简介

潼河龙舞是长期流布于江苏省泗洪县潼河一带的民间舞龙表演艺术,当地群众称之为龙舞。潼河龙舞既继承了传统的民间舞龙特点,又在原有表演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其突出的特点是母子龙表演,即一条大龙带12条小龙齐舞,场面蔚为壮观,内容丰富,形成新颖,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历史渊源

龙舞也称舞龙,也有称之为舞龙灯,因表演者持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我国古代图腾,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后衍生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关于龙的史料记载和传说众多,在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各种天相和自然灾害的年代,人们认为龙会行云布雨。春节舞龙,寓意风调雨顺;干旱时舞龙,可以求雨;舞龙到各家,可以消灾驱邪等,因此,龙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信仰。当地百姓常常通过一些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来祷告祈福,龙舞就成了地方传统祭祀舞蹈之一得到广泛传播。

据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在汉代已经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龙舞,在祈雨雪的祭祀活动中,春季舞青龙,夏季舞赤龙或黄龙,秋季舞白龙,冬季舞墨龙;每次舞5—9条龙,龙可长达数丈。经过代代相传,龙舞已不再局限于在祭祀活动中表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元宵、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或重大节庆-活动时表演。龙的制作技艺日益精湛,表演形式也丰富多彩。

潼河地处淮河第三峡——浮山峡的潼河入淮口,西有梁武帝时筑的浮山堰遗址,东有江苏最早的下草湾人类遗址,淮河、潼河、窑河在这里交汇而形成水乡泽国,潼河人常年靠摆渡、捕鱼为生,在风头浪尖上度日,历尽艰险,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崇尚龙,信仰龙,敬奉龙是潼河人世代相传的习俗,玩龙灯,舞大龙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仅具有代表性的母子龙舞在潼河一带流传就有600余年。

元朝末年,淮河流域洪水泛滥,元朝廷忙于战事,水患长期得不到治理,潼河一带的老百姓生活更加艰苦,常常靠天吃饭,民间关于龙的传说也更多,人们认为大小龙一齐舞,能保佑子孙平安,潼河人在长期的祭祀活动中,逐步编创了母子龙舞,并传承至今。

近年来,在地方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潼河龙舞也逐步从民间走向舞台,成为江苏省宿迁市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项目。2007年,潼河龙舞应江苏省龙狮协会之邀,参加南京国际梅花节舞龙大赛,并获得金奖。同年6月,潼河龙舞应邀参加宿迁市第二届骆马湖渔火节,受到了数万名观众的赞赏。2008年9月,潼河龙舞在宿迁首届西楚文化节舞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如今,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龙狮协会已把潼河龙舞列入民间传统舞龙品牌项目。

三、表演特点

龙舞是广泛流布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潼河龙舞除了传统的表演套路之外,更加注重母子龙之间的互动表演,以一条大龙(即母龙)带12条小龙(即子龙)在锣鼓声中按一定的套路表演,其表演基本内容有:

“母报子”。大龙裹着12条小龙,旋风般入场,大龙作龙宫造型,小龙被围“宫”中。

“子出宫”。随锣鼓节奏的变化,12条小龙依次从“宫”中跃出,排列于大龙两边。

“母子对耍”。大龙居中作“8”字舞龙,左右螺旋跳龙,小龙在两边单侧舞动。

“母子同舞”大龙作鸟式造型,两翼骟动,矮步磨转。小龙齐到中场排列,上下翻飞。

“教子腾飞”。大龙作“卧龙腾越”,小龙依次随大龙腾越。

“群子拥母”。大龙盘柱,原地旋转,小龙围绕大龙反向旋转。

“双展豪情”。大龙舞大立圆,小龙在“大立圆”前场作斜园旋转。

“母子团聚”。大龙曲线造型,小龙分别偎依两边成两个三角形。

“合家欢乐”造型。

全套动作连贯、流畅,加上锣鼓喧染,场面壮观,精彩纷呈,展示了四河舞龙的精华。潼河龙舞的主要作品有《龙腾盛世》、《龙腾大湖》等,此外,在长期的舞龙活动中,潼河艺人还发明了绝招“龙腾空”技术,是在龙杆和龙身的衔接处装弹簧、活销,舞动中按住活销,龙杆和龙身分离,弹簧把龙身弹射升空,所以淮河沿岸有“潼河龙能脱腾云”的说法。不过由于这项发明人潘木匠去世,该项技术已失传,正待发掘。

四、表演器具

潼河龙舞的表演器具主要有:扎制大龙1条、小龙12条,伴奏锣鼓一套,大、小龙构造分为龙骨、龙衣、龙杆三部分。龙骨用竹、木片制成,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大龙头直径33厘米、长60厘米,龙身为9节,直径约33厘米,龙体总长18米,龙杆高度1.8米。小龙龙头直径是大龙的1/3。龙身长1.2米左右,龙杆高度80厘米。

伴奏锣鼓有大鼓、中鼓、小堂鼓、大锣、手锣、大钹、小钹等。

制作及表演形式。

五、传承状况

潼河龙舞的传承多为师徒传承方式,至今已传承十六代。第十代及以前失考,第十一代至十六代的传承顺序是:吴繁昌→潘启年→吴焕昌→赵先凤→吴善政→吴昌銮、吴善廷等。

吴昌銮,男,60岁,泗洪县峰山乡人,泗洪县退休教师,江苏省一级龙狮教练员,泗洪县龙狮协会会长,泗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民间艺术之星。

吴善廷,男,64岁,泗洪县泗河乡人,泗洪县退休教师,市二级龙狮教练员,泗洪县龙狮协会秘书长,泗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4-12-28 15:35 , Processed in 0.0374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