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山陕梆子随着大批山西、陕西人徙迁而传入徐州,后受徐州地区民间音乐、说唱艺术和方言习俗影响,逐步衍化成徐州梆子。流布于徐州东北部的丰县、沛县、铜山地区。系“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传统戏剧类项目。 徐州梆子的行当大致分为红脸、黑脸、旦、小生、丑、老生等。其声腔粗犷有力,特别是黑、红脸唱腔激越高亢、慷慨悲壮、真假声结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声腔属板腔体,常用的板式以【慢板】【流水】【二八】【非板】四大板为主,由此派生出【跺子】【裁板】【迎风】【金挂钩】【倒三拨】等板式。伴奏用的曲牌有200余首,特别是唢呐牌子最具特色。徐州梆子以正剧、悲剧为多,绝大部分是历史故事剧,如《薛礼征东》、《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雷振海征北》之“四大征”,《铡美案》、《铡郭槐》、《铡郭嵩》、《铡赵王》之“四大铡”及“新老十八本”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州梆子编创出一批新的古装剧及现代戏,如《胭脂》、《战洪州》、《李瓶儿》、《胜利渠》、《四方楼》、《塞上芳草》等。 徐州梆子最早记载的家族班社有丰县的“蒋门”、“殷门”以及“滕贡生班”、铜山的“戴金山班”等,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戏校及剧团的教育表演体系。徐州梆子的唱腔既有北方之雄浑、高亢,亦不乏南方之婉约、秀丽。群众中普遍流传着“放下锄,喝过汤,哼唱几句梆子腔”等民谚,是当地群众文化不可缺少的艺术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