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里刺绣,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历史沿革与分布情况 刺绣,古称“黹”、“针黹”,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传统工艺,故属于“女红”的重要组成部分。 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有“绣缋共职”的记载。在先秦文献中也有用朱砂涂染丝线,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绣朱红的花纹的记载及所谓“素衣朱绣”、“衮衣绣裳”、“黻衣绣裳”之说。在当时既有绣画并用,也有先绣纹形后填彩的做法。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代董其昌《筠清轩秘录》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大致说明了宋绣之特色。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与此同时,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陇绣、湘绣、蜀绣,号称“五大名绣”。针法更是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数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这一时期,淮安区博里镇等地区民间刺同样比较发达,一直沿袭至今,历久不衰。 基本内容及特点 博里刺绣取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山水、书法等。绣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品,有被面、枕套、绣衣、戏衣、台毯、靠垫等;一类是欣赏品,有台屏、挂轴、屏风等。技法有挑花、顺针、平绣、立体绣、乱针绣、错针杂线绣、贴布绣等,延续了我国传统的“层层剥皮、疏密相间、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民间构图法则。图形中点、线、面有机配合,三角、菱形、方圆交替穿插,绣饰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博里刺绣是淮安这块土地上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纹样丰富、技法独特,对于研究淮安地区的服饰工艺、社会变迁和人文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今,博里刺绣已经成为博里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