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调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州调,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历史渊源 在淮安,泗州调主要流布于盱眙一带。泗州调据传是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海州一带的邱、葛、张三位老农热爱民间音乐,将海州一带流行的两种小调“太平调”和“猎户腔”进行收集整理,不断加工打磨,编出具有简单人物故事情节的新曲进行演唱,由于唱腔优美,听者茶饭不思,好像魂被拉去,此曲调被人称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老人在海州一代串门演唱,发展为淮海戏。葛姓老人流浪于苏北、鲁南一带,发展为柳琴戏。而邱姓老人则流落到泗州(今盱眙境内)一带传艺卖唱,后演变为“泗州调”。 内容及特点 泗州调是由民间说唱形式逐渐发展演变成板腔体系的戏曲剧种,唱腔灵活。演员在表演时可根据剧情需要及人物的感情变化,结合自身条件,创造并变化唱腔,从而创造出很多动人的旋律。故又有艺人称这种不受伴奏限制,可以随意发挥唱腔艺术的艺术形式称为“怡心调”。 泗州调的板式主要分为幽板、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五字板。慢板是其基本板式,用处最广,旋律性强,曲调伸缩性和可塑性较大,其中的小板式可分为起板、跺板、闸板和设板等。 泗州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柳叶琴(土琵琶)、小三弦、梆子、竹笛、板胡、板鼓等。 泗州调的代表性作品有《喜迎丰收》、《泗州佳人》、《都梁咏春》、《龟山传奇》、《牧童对歌》等。 泗州调不同于泗州戏、淮海戏、柳琴戏等剧种,具有独特的韵味,是传统戏剧中一朵奇葩,对研究“拉魂腔”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