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涧腰鼓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涧腰鼓,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历史渊源 腰鼓是我国传统民族艺术。鼓在我国早已出现,相传在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即已出现,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又据《周礼•地官司徒》载,春秋、战国时期,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被用作礼器使用。秦、汉时期,鼓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遇到敌袭,则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交锋,则击鼓助威;征战胜利,则击鼓庆贺。此时鼓多为陶、铜等材质制成。唐代以后,出现木制鼓。在我国,腰鼓原流行于西北地区,尤以陕西为盛。后逐渐流布全国,清末时期传入洪泽地区,高涧腰鼓即于此时期形成。 内容及特点 腰鼓分为“文腰鼓”和“武腰鼓”,“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 高涧腰鼓属于“文腰鼓”,除了强调舞蹈技能之外,更注重意趣神韵,强调腰鼓与音乐节奏的配合,鼓钗相交,尽情表演,或优雅轻盈,似舞似练;或生动活泼,轻松宜人。 高涧腰鼓使用的腰鼓为木制鼓身,两端蒙羊皮或鱼皮。鼓身髹红漆,并描绘纹饰。分大小两种,大腰鼓长40厘米,鼓面直径20厘米,小腰鼓长34厘米,鼓面直径15厘米。演员服饰色彩各异,裤褂均缀饰云头纹,并彩绸包头。 高涧腰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路鼓”和“场地鼓”两种。“路鼓”是指腰鼓队边走边舞,由于是行进式表演,一般动作比较简单,幅度较小,多为十字步、走路步和马步缠腰等动作,常用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和双龙摆尾等。“场地鼓”是指在宽阔场地表演的腰鼓,一般表演节奏较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 高涧腰鼓是洪泽湖区居民、渔民娱乐生活的缩影,对研究洪泽湖地区民间文艺表演形式有一定参考价值,是研究洪泽湖地区的民俗风情、服饰演变的重要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