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0

[淮阴区(Huaiyin District)] 漂母传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5 12: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漂母传说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漂母传说,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有关漂母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之后产生了众多有关漂母的传说,唐代李白、罗隐,宋代苏轼等有大量诗文提及漂母。明代戏剧家沈采的《千金记》将漂母的故事搬上舞台。清末民初时期,更多的关于漂母的传说被搬上舞台并广泛流传。有关漂母的传说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其中尤以苏北地区为盛。淮安市淮阴地区为韩信故里,境内关于漂母和韩信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

基本内容及价值

淮阴当地关于漂母的传说内容丰富,目前搜集整理出来,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主要有:

其一:《十万兵卒兜土修筑漂母墓传说》

韩信年少时,因父母双亡,无人管束,便整日里游手好闲,走东家,吃西家。久而久之,人皆厌之。韩信由于既不懂农桑,又不谙生意,无以为生,只好垂钓于淮河边以求生路,但常常毫无收获,经常挨饿。

一天,韩信又来到淮河边垂钓,半天过去仍无鱼儿上钩。韩信倍感失望,收起钓竿准备回去,却因为几日粒米未进,头昏眼花,一个踉跄,昏倒在了河边。

不远处一位靠浣洗丝絮为生的漂母看到了这一幕,忙放下篮子,扶起人事不省的韩信,将自己带来的的午饭高粱饼子喂给韩信。韩信吃了高粱饼,渐渐回复了力气,连连道谢。

此后一段时间,每当韩信钓不到鱼的时候,漂母都将自己带的食物匀一半给韩信。韩信过意不去,便对漂母说:“日后,当我出人头地时,一定会重重报答您老人家”。

哪知漂母听后,非常生气:“臭小子,我给你饭吃,是指望你日后报答我吗?实话告诉你吧,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的。你看你,也是个男子汉,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谈什么报答我。你还是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做人吧。”

韩信羞愧难当,立誓要出人头地。不久,项梁在吴地起兵反秦,大军路过盱眙时,韩信仗剑前往,投军从戎。

二十年后,韩信帮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夺得了天下,受封楚王。

韩信受封楚王后,常常念起当年漂母赠饭之恩,若不是漂母赠饭,自己可能早就埋骨荒冢了,哪会有今天的境遇。念及至此,便迫切想回乡看望漂母。

待得韩信回到了家乡一打听,才知道漂母在多年前就已病故了,仅余荒冢一堆。韩信大为悲恸,亦非常自责:为什么这些年不早点回来一趟?为了告慰漂母的在天之灵,同时也为了稍稍弥补一下自己的内疚之情,于是就令十万兵卒每人兜一兜黄土,将漂母墓加高加固。所有参与兜土的十万大军,全部披麻戴孝,行大礼,场面极其壮观。

直到今天,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漂母墓仍然非常高大。

其二:《漂母与瓜盅传说》

传说某年夏天,韩信带领大军讨伐项羽,因天气正处盛夏季节,骄阳似火,天气异常炎热,且韩信与项羽兵力悬殊,且战且退,经过多次战斗和长途跋涉,众士兵苦不堪言。

一天,韩信领兵顶着烈日行军,因酷暑难耐,士兵衣服全都湿透了,行军速度也慢了下来,体弱的士兵竟晕倒了几个。众士兵口中虽不敢言,但韩信知道他们心中非常渴望能休息一下,就决定觅地休整。经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一处山坳,此地清风徐来,流水潺潺,正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韩信令众兵将就地休息,埋锅造饭,却发现因连日长途跋涉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许多东西包括吃饭用的碗、盆都丢在路上了。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韩信抬眼看到不远处有块西瓜地,遂带领众人购买了大量的西瓜。韩信取了一个西瓜剖为两半,吃净瓜瓤,然后拿刀在瓜壳上刻刻画画,不一会,一幅龙凤呈祥的图案就出现在众将士面前。韩信说道:“这瓜瓤可吃,瓜壳就当碗盆使用,拿去盛饭吧。”众将士纷纷赞叹元帅英明。

韩信却说这法子不是他创制出来的。原来,这招乃是韩信少时跟赠食于他的一漂母所学的。韩信少时父母双亡,无人照看,整日游手好闲,到处蹭饭。时间一长,每到吃饭时间,家家都关门闭户,躲避韩信。韩信无奈,来到一位以浣洗丝絮为业的漂母家里蹭饭。漂母见韩信连碗筷都没有,就叫韩信到路边的冬瓜地里摘个冬瓜来。韩信不解其意,但还是照做了。漂母将冬瓜剖开,去除瓜瓤后,用刀在冬瓜上雕来刻去,三下五除二,一个瓜壳就成了精美绝伦的动物造型。然后,漂母把瓜壳递给韩信,说:“拿去装饭吧!”

韩信看得傻了眼,接过瓜壳盛饭去了。韩信吃着被漂母称为瓜盅的饭菜,觉得饭菜中混合着冬瓜的清香,美味可口,暗暗赞叹漂母心灵手巧。后来韩信从军,便将瓜盅的做法带到了军中,此时正派上了用场。

经此一役后,瓜盅便经常出现在韩信军中的菜谱上。

后来,战事结束,一些淮阴籍的士兵回乡后,又将瓜盅做法教给乡邻,使瓜盅做法在淮阴广为流传,成为淮扬菜中一道传统名菜。

其三:《漂母草传说》

中药中有味药材叫半枝莲,性寒,味辛,能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主要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水肿和黄疽等病。在淮阴当地,百姓称之为“漂母草”。

相传韩信少年孤苦,家境贫寒,靠垂钓度日,经常因钓不到鱼而吃不饱。有一天,韩信半天也没钓到一条鱼,看看太阳要落山了,就拖着疲惫的双腿往回走。由于一天未进粒米,饥肠辘辘,两腿发软,昏倒在地,一头栽在河岸下的一块石头上,鲜血直流。不远处以为浣洗丝絮为生的漂母救起韩信,做了简单的包扎后,还给韩信了一些食物。又到田野里拔了些草药,煎熬成汤,让韩信内服加外敷,不出两日,韩信的伤便都痊愈了。

后来韩信投军拜将,领兵南征北战,辅佐刘邦夺得了天下。韩信非常爱护士兵,每次战斗后都有不少伤员,韩信就派专人寻找漂母给他治伤的草药为士兵治疗。草药采集回来后,用大锅熬煮后,内服外敷,轻伤者隔日就好,重伤者三五天或十天半月就可痊愈。

士兵们都非常感激韩信,有不少人就问韩信此药名称,韩信说自己也不知道,就有士兵要给这草药起个名字。有人提议叫“元帅草”,有人则反对说:几百年后,谁还知道是哪个元帅啊?大家都知道韩信少时曾受过漂母的恩惠,就提议为草药定名为“漂母草”或“小韩信草”,于是,“漂母草”就这样叫开了,并一直流传至今。

其四:《鱼羊合鲜传说》

淮扬菜中有一道传统名菜叫“鱼羊合鲜”,相传这道菜是韩信受到“鲜”字的启发而发明的。

韩信少时穷困潦倒,漂母赠饭于韩信,韩信才得以生存下去。韩信曾对漂母表示将来要报答其恩情,漂母听了很不高兴:“你生为大丈夫却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你的报答吗?”韩信听了羞愧难当,暗下决心,一定要奋发进取,以报漂母之恩。

后来,韩信辅佐刘邦争得天下,因功受封楚王。多年来,韩信对漂母赠饭之恩,始终未忘,便派人将漂母接到楚都下邳,以千金相赠,答谢她的赠饭之恩。

漂母在下邳小住一段时间后就回到了老家淮阴,因年事已高,舟车劳顿,回到淮阴不久就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韩信听闻漂母病重,非常着急,立刻赶到淮阴探望漂母。

韩信赶到淮阴,望着躺在病床上的漂母,泪如雨下。如果当初没有漂母的帮助,韩信也许就会饿死,世间就会少了一位用兵如神的名将。由于漂母已经多日没有进食,韩信决定亲自下厨为漂母做些饭菜。

韩信来到厨房,厨师早已经准备好了各种材料。韩信看到一桌子食材,都是家常菜的材料,便想着能否做出一道新奇的菜肴,好让漂母有胃口。

韩信看到了材料中有鱼和羊肉,心中不禁一动,想到了“鲜”字,鲜字为鱼羊二字合成,鱼羊同烹,味道一定鲜美无比。韩信将鱼和切成薄片的羊肉加上调料一起放入锅内烹煮,待羊肉煨至酥烂,再加一点葱、香菜和盐,一起出锅。韩信尝了尝羊肉,满口生香。再尝尝汤汁,鲜美异常。

韩信连忙将这鲜美的羹汤端到了漂母的面前,漂母闻到羹汤的异香也终于有了食欲。在吃完一碗羹汤后,漂母问韩信,这羹汤为何如此鲜美,鱼肉不腥,羊肉不膻,究竟叫什么菜?韩信见漂母有了点精神,便笑着把这道菜的来历告诉了漂母,并起了个菜名,叫“鱼羊合鲜”。

漂母吃了韩信做的“鱼羊合鲜”后不久,含笑离开了人世,但是这道菜肴,却在当地流传下来。

此外,还有“漂母墓疯长的传说”、“漂母重逢韩王孙传说”、“清口烧鸡传说”、“漂母墓显灵传说”、“漂母讨饭传说”、“漂母济世传说”等相关传说,另尚有一些残缺的有关漂母的传说正处于挖掘、搜集和整理过程中。这些有关漂母的传说蕴涵着独特文化魅力,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道德感化价值。

传说相关

漂母墓,位于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东约三华里处,俗称泰山墩。

北魏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注·淮水》中写道:“淮阴故城东有两冢(冢:坟墓)西者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阴,信王下邳,投金增陵以报母。东一陵,即韩母冢也。”《咸丰清河县志》亦记载:“漂母墓在韩母墓西,即今之泰山墩。”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来凭吊漂母墓时都写下赞颂漂母的诗篇。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漂母墓》诗说:“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渚萍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年年绿,王孙此旧游。”与其同一朝代的罗隐亦有诗云:“寂寂荒坟一水滨,芦洲绝岛自相亲。青娥已落淮边月,白骨甘为泉下尘。原上荻花飘素发,道旁菰叶碎罗巾。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

1958年,在开挖淮沐新河的时候,据说最初的蓝图上,漂母墓正处于即将开挖的河道的中心。周恩来总理在审批报告和设计图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找有关同志商量,要求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将河道偏移,以保住漂母墓这一处古迹不受破坏。现在的漂母墓直径50米,高20米,仍显得格外壮观。原有的60多块墓碑绝大部分已散失,现仅在墓北有石碑两方,其一为护墓碑,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立,高0.94米,宽0.42米,厚0.16米,正中镌刻“漂母古墓,禁止取土”八个大字,旁书小字:“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十三日遵奉县宪李批出示,严禁并责成该处乡保实力保护,苏方庸、周淼、李玉樵敬立。”另一为叙事碑,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立,碑高1.26米,宽0.58米,厚0.18米,中刻行书“漂母墓”三个大字,左右两侧刻叙文小字:“漂母佚其姓名,考史记载,韩信钓于淮阴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曰:‘吾必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以一夫人能识英雄于草泽,既不愿受报,且不愿留名,其襟怀坦白,识见坚卓,诚非须眉所能及者,兹是反有其墓,荒烟蔓草,渐就淹没,爰为泐石,永作纪念,亦保存古迹之一端也。”漂母墓对研究汉代葬制和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5 12:48 , Processed in 0.0816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