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淮阴区(Huaiyin District)] 韩信传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5 14: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韩信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开篇这样写道。

韩信(?-公元前196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是淮安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韩信自小历经磨难,却胸怀大志,留下了“胯下之辱”等脍炙人口的典故。在丞相萧何的一再挽留和力荐下,韩信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大将。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破赵、降燕、夺齐、灭楚,为开创两汉400多年基业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兴汉三杰”之一,也被后人奉为“兵仙”。

荡气回肠的悲剧人生

韩信年少时父母双亡,饱经磨难,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韩信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名屠夫的儿子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懂得在逆境中养晦韬略,冷静沉着,遇事不逞匹夫之勇。于是韩信当着许多围观者的面,从屠夫之子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秦末陈胜、吴广起义。韩信仗剑投项梁。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转投汉王刘邦。刘邦起初对韩信也未加重用,韩信趁夜出走,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得知后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并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并向他讨教夺取天下的策略。韩信则让刘邦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由此也留下了堪与三国诸葛亮《隆中对》相媲美的《登台对》。

韩信的军事才能,突出地表现在用兵上。他极善将兵,自谓“多多益善”。他几乎指挥了楚汉战争中所有的著名战役,并且获得全胜。纵观楚汉战争之起伏转折与刘项之兴亡成败,韩信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8月,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沿南郑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雍王章邯属地),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2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韩王郑昌、殷王司马昂等先后归降。然后,韩信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4月,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率诸侯联军共56万东进,占领了楚都彭城。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从关中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会刘邦于荥阳,并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大败楚军,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8月,刘邦拜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 黄河渡口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以阻止汉军渡河。韩信针对魏军部署,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调集大批船只于魏军正面的临晋渡口,摆出要由临晋渡河的姿态,迷惑和吸引正面的魏军,暗中调遣部队迂回到原无渡船而魏军又疏于戒备的上游百余里的夏阳(今陕西韩城东南),以木罂(大肚子缸)为渡河器材,出敌不意地突破了黄河天险,生擒魏王豹,平定河东郡。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对峙,韩信率兵3万,开辟外线战场,在项羽的侧翼发动了一系列凌厉攻势。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9月,韩信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急调韩信主力加强荥阳守备。汉高祖三年10月(汉初承秦制,10月为岁首),韩信与张耳统兵数万越过太行山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20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率军在距井陉口30里处扎营,夜半,令2000轻骑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红旗,沿小路隐蔽前进至赵军大营附近的萆山设伏。随后,韩信又根据敌强我弱、士卒多数未经训练的实际情况,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术,以万人在绵蔓水(今绵河)东岸列背水阵。翌日拂晓,韩信率军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进攻,诱使赵军出营攻击。经激战,韩信军丢旗弃鼓佯败至背水阵。赵军见汉军败退,倾巢出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2000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更旗易帜,赵军攻汉军背水阵不胜,突见壁垒上汉军旗帜摆动,顿时一片混乱,士卒争相逃命。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20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的策略降服了燕。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6月,项羽击败彭越,西上克荥阳、成皋,刘邦逃往赵地,夺韩信大军,拜韩信为相国,令其征兵击齐。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10月,韩信率汉军从赵地东进击齐,迅速占领齐都临淄。齐王田广败逃高密,向楚求救。项羽急遣龙且率军号称20万北上救齐,楚军与齐军会合于高密。11月,韩信率汉军与齐、楚联军夹潍水对阵。韩信鉴于敌众我寡,命所部用1万多条沙袋,乘夜在潍水上游垒坝塞流。拂晓,韩信亲自引兵经断流的潍河攻击齐楚联军,随后佯败退回西岸。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潍水追击。楚军半渡时,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把龙且军分割在潍水两岸。韩信乘势反击,全歼渡河的齐楚联军,斩杀龙且。阻隔在东岸的齐、楚军不战而溃。韩信军渡过潍河,追击至城阳(今山东鄄城北),俘齐王田广,平定了齐地。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12月,韩信为主将,指挥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项羽指挥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在突围南逃途中,被迫自刎于乌江边。楚汉战争以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延续不断的韩信研究和韩信传说

在汉王朝建立以后,刘邦清醒地认识到以韩信为首的强大的异姓王拥兵自重,对刘氏政权的巩固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刘邦通过采取袭夺兵权、徙封王爵等一系列措施,一步一步地剥夺了异姓王的兵权、王位和封地,甚至不顾君臣信义,大加杀伐,一个一个地剥夺了异姓王的尊严、荣誉乃至生命,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心目中的最大威胁——功高盖世、智勇兼备的大将军韩信。为了剪除韩信,刘邦、吕后精心设谋,并利用刘邦征讨陈豨之机由吕后组织实施,这也给人以刘邦未参与谋杀韩信的假象。韩信的谋反问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疑案,许多学者认为韩信之“谋反”是出于诬陷,肯定韩信被杀是一大冤狱。唐代诗人王圭、刘禹锡、殷尧藩、韦庄,宋代散文家苏轼、洪迈及诗人韩琦、黄庭坚、梅尧臣、张耒,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茅坤及诗人杨茂、胡琏、骆用卿,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方苞、梁玉绳及诗人冯班等或题诗、或为文,大放不平之声,可谓论者如云,骂声不绝。从古至今进行韩信研究的学者甚众,其中有共同一致的看法,亦不乏各持己见的论断。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韩信的出生地、韩信身世及遗迹、韩信的军事指挥艺术、韩信要求封王封地、韩信的死因、韩信是否有后等在韩信研究中所产生的一些带有争议性的问题。无论如何,韩信在统一战争中所施展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拒绝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0 ,使楚汉战争的时间得以缩短,尽快地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所有这些评论都真实地反映了韩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应具有的地位。

长期潜心研究韩信的专家、现任淮阴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的徐业龙,广泛阅读相关史籍,还沿着韩信当年生活、战斗的足迹,到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40多个市、县(区),实地考查各地与韩信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获得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对韩信成长历程、学识积累、人格特征、军事战略、用兵艺术及其蒙冤被杀等方面问题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在较高学术层面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一系列重要学术观点:一、韩国贵胄。韩信于公元前230年出生在一个韩国贵族家庭,他少时孤苦却胸怀大志,熟演兵法,蓄势待发;二、工于庙算。韩信是一位能够洞览全局,具有深谋远略的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其卓尔不凡的军事战略,决定了楚汉战争的发展进程和刘邦、项羽的兴亡成败;三、智于用兵。韩信用兵如神,是我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军事家,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韩信总能以最恰当的战略战术去赢得胜利;四、有恩必报。韩信立身处世处处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范,他对漂母有恩必报,对刘邦忠心耿耿,义薄云天;五、能屈能伸。韩信懂得在逆境中养晦韬略,冷静沉着,遇事不逞匹夫之勇,韩信一生的跌宕起伏,也为人们展示了他那能屈能伸的阔大胸襟;六、钟室蒙冤。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是刘邦、吕后为了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的西汉政权采取的政治方针。

徐业龙认为,由此,应对韩信做出正确的评价:韩信是我国古代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其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韩信不仅为开创两汉400多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而且也为我国由秦末纷乱走向重新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韩信虽然以“谋反”之罪蒙冤被诛,但是天理昭彰,道义永在,千百年来人们始终对他同情如缕,咏叹不绝;韩信是人民群众口碑中的英雄,他的忠义勇敢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受到人民群众的景仰和爱戴。在淮阴区及周边地区,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韩信的传说,这些传说内容丰富,几乎涵括了韩信一生的经历,寄寓了人们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赞佩和尊崇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此外,还出现了许多以韩信为主人公的戏剧、影视、民间文艺等艺术作品。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5 17:00 , Processed in 0.0368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