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越城区(Yuecheng District)] 会稽铜镜制造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9-9 2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稽铜镜制造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稽铜镜制造技艺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古为会稽,生产的铜镜也称会稽镜。按其形状分:有圆、方、委角、柄形等;按其纹饰分:有规矩禽兽镜,多乳禽兽带镜、画像镜、神兽镜、龙虎纹镜等等,其中以后三者为主。其技法经历了从线条到浮雕的变化,镜面多微鼓,以扩大映照范围,经过打磨,光亮可鉴。尤其在汉代制作的透光镜,镜背的图文迎着太阳或灯光时都可以明显地映射于墙壁之上,为绝无仅有的奇迹。会稽镜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铜镜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绍兴矿藏资源丰富。《嘉泰会稽志》记载:会稽县东五十里有锡矿。会稽县东南五十八里,有铜矿。这丰富的矿藏资源无疑是会稽镜制造的物质来源。又据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力发展青铜兵器生产,这为会稽镜的制造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史料记载:到了东汉,会稽成为国内四大铜镜制造地之一。据《浙江出土铜镜选集》和《绍兴古镜聚英》两书载,汉末建安年间,会稽已盛产铜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它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铜镜铸造中心。此时的会稽不仅对外销售成品,也对外输出技术和工匠。在湖北省和日本出土的铜镜铭文,都显示了会稽工匠的输出。

会稽铜镜的基本功能是照容,但人们赋予了会稽镜更多的精神内涵,从儒家、佛家、道家诠释了传统文化思想。2009年9月,绍兴举办“中国绍兴·铜镜与东亚古代文明国际学术论坛”,来自中日韩三国从事铜镜研究100多位专家学者就会稽铜镜类别、产品分布范围、冶炼技术,发展历程等有关历史文化信息开展研讨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会稽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绍兴是东汉和三国孙吴时期最重要的铸镜中心,以绍兴为中心的会稽铜镜是中国铜镜的重要品牌和创新形象。目前,部分作品已获各级大奖。如:马彼得创作的《神人神兽镜》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尚方博局铭镜》在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中信杯”特等奖等。

“会稽铜镜制造技艺”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2月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04 , Processed in 0.0546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