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濉溪县(Suixi County)] 淮北泥塑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3 17: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北泥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泥塑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泥塑又称传统泥塑,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又以塑庙神为主要形式传承下来,解放前,在民间有着广阔的市场,深受群众的欢迎和乐见。作为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淮北大平原,特别是濉溪县国家级文化之乡临涣镇地表下(约两米左右)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泥塑主要原材料——纯粘土。因为它呈黄色,有着和胶一样的粘性,故取名黄胶泥,它具备着特有的纯、细、粘和硬的质地,据父辈言传我家上溯就有近两百年历史,从祖师爷到我父亲都是当地方圆百里的塑神名匠。至今我还完整地传承和效仿着他们民间泥塑工艺的每一道制作流程和技法,特别是选土和做泥尤为重要。在选、晒、泡、砸的基础上又加上摔和揉两道工序,把泥做得像蒸馒头面一样柔韧,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使作品光滑坚硬少出裂痕,可保千百年不变形,其次就是扎骨架,骨架是作品形体、比例和坚固最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一件作品成败最基本的要素。为了更有把握,最好先做“小样”,再按比例放大,最为可靠。接着才能缠扎草绳或稻草,缠草的作用一是给泥的收缩留余地,二者是减轻重量和易粘连泥巴等。上粗泥也很关键,首先用粗泥把作品的雏形粗略而准确地做出来,为做细泥做基础,但粗厚的部位要多次上,伸出体外的肢体或飘逸的衣襟处要设置支撑,如宽袍大袖要用稻草或蔴拉成泥条缠上去以防下坠或断裂。在粗泥干到用手指按觉得较硬(要把握火口不可太硬)时就上细泥了,让其跟粗泥同步收缩少出裂痕。只要有骨架出现裂痕是必然的,但修补是门学问,在没水泥材料之前,多用砂礓做成细粉末,再加少量石膏粉同砸好的细胶泥和成硬块,按需搓成细条用力塞进裂缝,干后磨光,一次即成永不再裂,很小的裂纹就用调好的腻子一次抹平即可,最后就是磨光上彩,一般民间泥塑多为彩塑。较大体型的作品,磨光后首先要用洋干漆或熟桐油进行封闭,然后贴棉纸做底色,较小的作品用蛋清调-刷上去,这样使作品更光洁更鲜艳,其颜料用国画色更好,可保数十年不褪色。泥塑工具既简单又特殊,多为按需用竹木自制的,如木棒、木锤、木棒槌、木齿,蛇头(曲形)刀等均用枣木、楮木或棠梨木刻制,细小的部位就用竹子刻制竹刀、竹铲和竹锥等,当然,工具的精巧与否往往体现一个工匠的水平,不可轻视,特别是在作品上做立粉浮雕线难度更大,在泥塑行业中做立粉堪称一绝。在做庙神工程中,我父亲还发明了木制人头像转向架必不可缺,因为一般庙堂内光线很暗,位置之高,为了准确无误,必将头像预先做好安装上去再往下做,既省时又省力。当时在师兄弟中常为效仿和借用。几十年来,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多次为本地区举办的大型展会和庙会塑造大量泥塑作品,受到广大观众和领导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群众中也传颂着“泥塑李”的称号。近些年来,以传统的泥塑制作流程和技法创作出反映时代生活的鲜活人物、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小作品以及反映淮海战役重大题材的人物和场景,为革命传统教育,为现代文明建设都收到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充分体现民间泥塑艺术的和传承保护的价值。虽然如此,由于在上世纪出现60多年的断层所造成的濒危状况,必需培养新的人才和市场进行产业化经营方可持续发展,目前急待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的投入,进行抢救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否则,民间泥塑艺术就将面临失传和消亡的危机。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4-12-28 15:07 , Processed in 0.0345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