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仓山区(Cangshan District)] 福州高湖舞龙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8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州高湖舞龙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高湖舞龙灯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高湖舞龙灯,俗称“龙灯舞”,自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福州高湖有六个自然村,村村有俗称“把社”的舞龙队。“把社”活动最盛时期,连七、八岁的孩童也以草绳扎成龙,模仿大人舞龙嬉戏,故有“高湖龙灯小孩草索荦”的俗谚。

高湖舞龙灯以九节布龙为道具,一人舞龙珠,另九人每人执一龙节。第一节(龙头)与第二节以“迈步”为主,第八节舞者以“横蹉步”和“小跄步”为主,其余为“搓地步”。整个表演以龙珠为指挥,龙头随珠而舞,余者节节相随,均按锣鼓节奏默契配合。舞法程式有两大特色:一是队形变化以对称的正副“太极图”为基础,以各种结花(打结)和解花(解结)的各种复杂变化,如“左右结花”、“龙穿洞解花”、“圆盘翻肚解花”等,使龙灯舞变化无穷。二是动作强调“臂头落”(即龙的各节左、右旁划,垂直上举至头顶)、“转手吞节”(即左右手对换把位以及手的推收滑动),在舞动中的调度必须讲究“随前节、顾后节、勿前推、忌后拉、眼光敏捷、顺顺舞来”等舞法。

表演时,队员上着白色汗衫,下身则仍穿平口式裤子,腰扎一条绸质阔边腰带,脚穿白色运动鞋,伴奏则汲取了闽剧打击乐中的[急急风]和常用锣鼓点交织伴奏。较为特殊的是,高湖龙舞表演时,每人肩挎一个布制的礼袋,称“香袋”,用于存放礼品和“红包”(酬谢金)。逢年过节游舞龙灯,村民就大放鞭炮以表欢迎。当“龙灯舞”队停于门前表演后,村民就给舞者以“红包”或礼品致谢。有的村民庆贺老人寿辰,或生男育女,请“龙烛”(即邀舞龙灯表演)亦是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5:19 , Processed in 0.0370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