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板龙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泽板龙(第三批省级) 彭泽板龙,是当地民间一种别具特色的龙灯。关于彭泽板龙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板龙”从唐代江南民间龙灯“一龙九蛟”中演义而成,盛行于清朝、民国时期,为彭泽县民间一种团拜新春的传统习俗。人们借此方式,走亲访友,相互传递生产、生活信息。也有人说是因为唐代时彭泽遭受的旱涝灾害非常多,当年百姓有“龙潭汲水”的习俗。所以,彭泽百姓对龙有着固有的图腾崇拜,以祈求丰收祈祷平安,彭泽板龙便因此而生,成为一个特定的习俗留在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里,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彭泽板龙”因龙身皆用长条木板连接而成,故名“板龙”,又因长条木板形同农家日常的长条木凳一般,亦称为“板凳龙”。板龙以一村或一姓氏为一龙,3—5年出游一次,龙的节数以一户一节或一丁一节,长度不等,最长时可达三百多节,出游时数班锣鼓相随,声势浩大。因彭泽历来盛产棉花、油菜,素称“金花银花”,故“板龙”的颜色分为黄、红、白三色,“白龙”代表棉花,“黄龙”代表油菜花,“红龙”则象征红红火火的年节喜庆之意。 “板龙”一般在正月初二开始出游,至十五元霄夜龙升天后为结束,但初三的这天为当地祭奠亡灵的禁日,故“板龙”停游一天,至正月十五元霄节结束。主要内容有:(1)祭祀;(2)和周;(3)盘舞;(4)送龙珠龙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