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青原区(Qingyuan District)] 青原箍俚龙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7 06: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原箍俚龙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原箍俚龙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箍俚龙是流传在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的民间灯彩,始于元代,至今600余年。因其灯体是由1000多只篾箍连缀而成的,故而得名。

箍俚龙为九节,无彩珠。其表演一般是“双龙并进”,即两条龙同时表演。各为九人,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出龙时,前面有牌灯、花灯、鲤鱼灯等各种彩灯开路,伴有民间吹打乐。整个表演过程分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王七个花节。表演行进、穿花、绕柱时形似巨蟒,威武雄壮。表演盘王花节时,龙头居中,龙身至龙尾盘结成一个大螺旋体,尤如蛇之歇息,只见龙身颤动,而不见表演者,每每到此,观众拍手叫绝,气氛达到热潮。

箍俚龙曾更名为“东方巨龙”。是因为1958年首次对其挖掘整理复排时,在传统“天下太平”等摆字花节基础上,尝试摆出“东方巨龙”四字花节。因其符合箍俚龙身躯壮硕、气势非凡之特点,受到普遍认可,遂将其更名为“东方巨龙”。1984年,开展民舞普查、编撰《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时,吉安县文化馆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和该龙灯的结构特点,依然采用其“箍俚龙”之原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36 , Processed in 0.0577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