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村战鼓起源于何时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在吕村却流传着许多关于战鼓的传说。据《安阳县志》记载,宋朝时在安阳县吕村附近有一座福胜寺,寺庙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当地民众在会首的号召下捐钱纳粮,重新修建了福胜寺。佛像落成之前,吕村的老百姓商量用什么方式来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大家你说一个点子,我提一条建议,闹腾了一天也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 眼看佛像开光的日子就要到了,会首当机立断,决定以战鼓舞来庆祝寺院竣工和佛像的落成。佛像开光的那一天,在会首的组织下,吕村家家户户敲锣打鼓,一时间声震四方,福胜寺伴随着鼓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寺院,而吕村镇的战鼓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福胜鼓。 福胜鼓的名字沿用了数百年,到了明末清初,吕村战鼓又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得胜鼓。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起义军在和清军的数次交锋中都陷入困境,一路向南撤退。过了漳河,来到吕村镇一带。当地的老百姓听说是闯王来了,就自发组织起来保护闯王。此时清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追到了漳河北岸,正在准备船只过河。忽然大雨倾盆,河水暴涨,清军只好在北岸安营扎寨,等待雨停。吕村百姓为了掩护闯王南撤,就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最后大家商定了一个名为“以鼓助威”的办法。于是,漳河南岸几十个村庄的老百姓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连夜赶制了一批大鼓,又把家家户户的小鼓收集起来,统一进行了部署。 漳河水位下降后,清军准备过河。刚刚登上战船,就听见对岸鼓声震天,中间还有呐喊声、厮杀声,仿佛千军万马正在行动,清兵一下子都被吓呆了。清军先锋官不知对岸的虚实,以为起义军的援军赶到了,马上下令停止渡河。老百姓的鼓声激励了起义军将士,闯王李自成立刻严肃军纪,重整旗鼓。当晚,李自成亲自率领一部分起义军渡过漳河突袭清军,大获全胜。然后,起义军迅速南撤,摆脱了清军的追击。当清朝的援军赶到时,起义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吕村的乡亲们“以鼓助威”,吓退了清兵,帮助起义军取得了胜利。有人说这全靠了战鼓的威力,福胜鼓应该改名为得胜鼓。此后,每逢节日,漳河南岸村庄的老百姓就会把鼓集中起来,击鼓庆贺。久而久之,在当地就形成了一种“击鼓庆贺”的风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村子的鼓越来越多,有些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鼓。遇到节日,也不再需要把各村的鼓集中起来了,一个村完全可以组织一场盛大的战鼓舞。闲暇的时候,鼓手们开始研究击鼓的路数。他们不断创新和改进,形成了数十套战鼓舞。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吕村集村的支书南太生购买了一些鼓,号召村中的青壮年重新开始练习击鼓,吕村战鼓舞才又开始登上舞台。此后,南太生又把鼓手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战鼓舞团。 现在,吕村战鼓舞团的成员基本上以女性为主,可是在十多年前,当地还流传着“女人不挂鼓”的风俗,打鼓的都是清一色的大老爷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