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湘剧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陵湘剧 湘剧是湖南省的代表剧种,它拥有近600年的悠久历史,流传于湘、资流域的长沙、湘潭及湘东地区的茶陵和江西西部等地域。湘剧在承袭元南戏杂剧的基础上,拥有的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四大声腔,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兼收并蓄,形成了湘剧鲜明的地方特色。 茶陵地处湘东与江西西部接壤,是早期湘剧最活跃的地区,如早期的弋阳腔连台本剧目《目连传》故事的主人公“目连”,其籍贯就是茶陵人,这足以证明湘剧与茶陵的历史渊源。同治、光绪年间班社兴起至宣统元年(1909)茶陵境内有很多戏班流入从事湘剧演出活动,其中包括仁和、庆华、永和等戏班,民国时期仁和班基本定居茶陵。解放后,1950年茶陵县人民政府接管仁和班,取名茶陵仁和湘剧团,使茶陵的湘剧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54年奉省政府关于支援革命老区文化事业建设的指示,省军区洞庭湘剧团又抽调了陈福芳、凌野等12人来茶,在仁和湘剧团的基础上正式命名为“茶陵湘剧团”。至此,茶陵湘剧走上了一个新高,茶陵湘剧不仅传承了老一辈湘剧艺人的艺术特色,而且在此基础上柔入了湘东民间音乐,使湘剧的唱腔更加丰满完整,表演上也融入民间“百戏”“杂技”“武术”等于其中,从而更加丰富了湘剧表演艺术。 近60年来,茶陵湘剧团演出了《金印记》、《白兔记》、《拜月记》、《琵琶记》、《生死牌》,等200多台传统剧目和《审假旨》、《孙膑与庞涓》、《乌纱梦》、《兰钏记》、《玉姑》等10多台创作剧目,其中:创作剧目《兰钏记》、《乌纱梦》、《玉姑》等多次获省市创作演出奖。2010年湘剧现代戏《玉姑》经过进一步加工创作改编后更名为《洣水魂》,同年参加湖南省县级专业剧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金奖”。 茶陵湘剧足迹遍及湘赣两省和湖北等地,所到之处深受观众喜爱和赞赏,茶陵湘剧不只是茶陵和整个湖湘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它的影响遍及湘赣两省乃至整个中国。茶陵湘剧团是县级剧团中获省市中青年优秀演员称号最多的剧团,也是我省目前仅存的两个县级湘剧团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