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铜铃舞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西土家族铜铃舞源于土家族梯玛(土老司)宗教法事活动,因表演时手握八宝铜铃,又称“八宝铜铃舞”,流传于湘西及周边地区。土家族铜铃舞分梯玛独舞和铜铃群舞两大类。 湘西土家族铜铃舞是湘西土家族最具特色的娱乐性(娱神)舞蹈。土家族铜铃舞源于土家族“梯玛跳神”,是土家族梯玛(土老司)做宗教法事程序中,手握八宝铜铃的表演,又称“八宝铜铃舞”。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保靖县、龙山县、永顺县、古丈县以及周边湖北省的来凤县、重庆市的酉阳县、秀山县等地区。2008年,湘西土家族铜铃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民间传说 “梯玛神歌”是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土家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据民间传说,“八宝铜铃”象征土老司的一匹宝马。因此,铜铃道具必雕刻一个马头,马头颈部系的五色彩带象征马的鬃毛。土老司摇铃舞蹈时,常出现一些喂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和下马的形象动作。铜铃舞有“行堂”和“座堂”之说,“行堂”铜铃舞的铃只有七个。 传说很早以前,土家族祖先有四个兄弟,四人有八子,某日上山割麦,被野兽吃掉了一个。后人“梯玛”为祭祀四兄弟,模拟余下七子做成了相似的铜铃,行走唱咒,摇铃起舞以示怀念。“座堂”铜铃舞的铜铃只有六个。传说“梯玛”原有铜铃八个(称“八宝铜铃”),在一次出祭途中,土家族的“梯玛”遇到了苗族的“巴呆香”(即“苗老司”)和汉族的巫司,梯玛当即分送各人一颗铜铃,表示团结友好。故现在“巴呆香”的大苗铃上系有一颗小铜铃,汉族巫司师刀圈项也系有一颗铜铃。 湘西土家族铜铃舞动作特点鲜明,保持了土家族舞蹈的独有风格。在舞蹈时,双膝稍曲,顺拐摇铃,颤抖摆扭,粗犷有力。有的动作技巧很高,如“跳火坑”,腾空跳起,双腿向前伸右腿跨过左腿转身三百六十度;又如“打八铃”全蹲,两腿交替向前伸出,双手交换不断打小腿、大腿、手板、肩,反复二为八铃,动作难度大,极具民族特色。其基本步伐,有走十字、踩三角、曲彩辗转、交叉撇步、左右摇铃等。 与铜铃舞相关的器具和物品有: 凤冠:又称“五佛冠”,用硬纸制作而成。下端平整,上部呈锯齿状,五个锯齿状的突出部位下面绘有神像,即中间为三清仙师,两边为天将各一。梯玛在整个法事过程中系于头上。 法衣:大红布缝制,黄布滚边,对胸开衩,胸前用黄布绣太极八卦,八卦下面绣有云钩,胸肩上左写“千千天兵”,右写“万万神将”。后背与前胸一样绣有太极八卦,左右背肩分别有“日”、“月”二字。下摆开衩,袖不长,袖口大。法衣是梯玛的主要上衣,整个法事过程都必须穿在身上。 八幅罗裙:它是梯玛的主要服饰,用八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的八幅布料缝制而成。裙下摆吊八枚铜钱,裙长一米以上,系在法衣里面腰部。 八宝铜铃:用响铜铸制为鸡蛋大小的马口挂铃。传说原为八颗,分了两颗给“苗老司”和汉族巫师,现只剩下六颗,分别装在长约一尺二寸左右、直径近一寸的一根木柄两端(各三颗)。刻着马头,系着五色布条的一端为头,舞时朝上,另一端为尾,舞时朝下,不可颠倒。梯玛将其撞击大腿或用力抖动,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司刀:全部用铁打制。刀柄刻有南北星斗字样,柄前连一直径为一尺的铁圈,铁圈上又连有9、13或24个小铁圈。主要用作舞具和占卜。舞时可发同沙沙之声。 长刀:铁制,长一米,刀柄连一铁环,环上系五色布条,用作舞具兼作占卜。 牛角:系水牛角制成,吹口安装用杂木制作而成的哨子,能吹出激烈高昂的“吾哩吾哩”声调。主要用于“起兵”、“解兵”等激烈场面的吹奏。 竹卦:有大、小卦之分。大者用长21厘米~24厘米的大竹蔸,小者用长9厘米~12厘米的小竹蔸,从中劈开,一分为二,精细制作而成,它是梯玛用作占卜的主要工具。2008年,湘西土家族铜铃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