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大鼓是出现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新兴鼓书样式,它是汇集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演变而成的一门新的演唱艺术。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当时的新城地区的说唱艺术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一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演唱艺术形式。 益阳大鼓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这种遗留下来的“益阳大鼓”开始在万和、天河口、新城、殷店等地迅速崛起。到1977年,被当地文化部门重新进行搜集整理,对演唱曲调以曲谱形式固定下来,被《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收编,为我国说唱艺术增添了一朵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之花,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曲种完整保存下来。 根据现在所能了解到的资料证实,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的益阳县,这种鼓书就开始盛行。起初演唱“益阳大鼓”时,艺人左手执简板,右手击鼓,书鼓扁平,直径为25——30厘米,厚7厘米左右。说书时将鼓置于山竹制成的三角架上;在当时除鼓书外,还有醒木椅块,纸扇一把,手帕一条,以备演习者根据书情表演各色人物之用。 “益阳大鼓”说书的程式:开堂说书前,先拍醒木静场,再接诗白,诗白之后以“咿呀咿呀哟”衬词润腔,再接唱两句进入故事。 “益阳大鼓”的唱腔有:“起板、平板、嘹子、悲腔、垛子”之分,当时益阳大鼓的演唱者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演唱时讲究穿着气度,身着长衫,头戴礼帽,脚穿“千层底”白底布鞋。演唱者的曲目多为劝善、攀道之类的内容,因此艺人被称为先生。 在发展过程中,益阳大鼓逐步吸收了明末清初以来多种成熟的传统说唱形式,日渐走向丰富和细致。 就这样,明末清初以后的经典说唱艺术——“益阳大鼓”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在与各种地方民间艺术的竞争中重新激发出艺术的生机。 另一方面,在舞台演出的竞争中,“益阳大鼓”的艺术元素为各种地方民间艺术所吸收,促成了地方民间艺术的繁荣和的诞生。新兴的“益阳大鼓”,体现了现代的艺术表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以往“益阳大鼓”的行当和表演体制,同时克服了语言晦涩的弊端,从而赢得观众的拥戴,成为湖北的重要鼓书样式,更是成为当地男女老少的喜好艺术之一。 益阳大鼓这一传统曲艺表演艺术,在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