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咏春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4 14: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咏春拳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为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南拳的重要门派,关于此拳的始创者有诸多流传版本,一般据信为清朝中后期福建女子严咏春所创。其后一、两百年间,咏春拳已从民间女子的自卫术发展为具有实战技击和强身健体功效的武林绝技。自上世纪以来,咏春拳在我国福建、广东、香港等地流传,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传至国外,现已成为称誉国际的中国拳术。

咏春拳是男女适合、老少咸宜、攻防俱备、体力消耗小、功效显著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标指以及木人桩法;主要手型为日字拳、凤眼拳、柳叶掌、伏手、摊手、膀手、耕手等,更配合“黐手”练习,提高与对方双手接驳中的反应速度;主要步型有二字拑羊马、转马、进马、退马等。

咏春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显著特点,即是以一种叫做“寸劲”的发力距离来攻击和防卫,它给人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招法快如闪电”及“手法之防护风雨而不透”。

李志河

李志河(咏春智者),广州人,师承广州咏春拳之父岑能宗师,十二岁起研习咏春拳,至今已有四十余载。80年代初,李志河率先在广州高等院校传授咏春拳,并先后应邀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广东教育学院”、“中山大学”“广州精武体育会”、“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学府、团体的咏春拳总教练、主教练等职务。1989年担任首届“广州武术协会咏春拳会”常务理事,1990年起担任“广州武术协会咏春拳会”副秘书长,2...... 详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7:19 , Processed in 0.0386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