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5 23: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潘高寿药厂,最早为潘百世、潘应世兄弟于清光绪16年(1890年)在高第街创设的“潘高寿长春洞药店”,后一直由家族传承,已有100余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研制了止咳化痰新药,并定名“潘高寿川贝枇杷露”,此后即树起潘高寿药行招牌,以专营枇杷露而迅速驰名,先后在韶关、香港、澳门、新加坡设厂扩大经营。50年代组成公私合营潘高寿联合制药厂,90年代初则转制为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至今。

潘高寿地处我国南方的通商贸易都会广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传统中药文化。潘高寿针对岭南炎热多雨,冬春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易患伤风咳嗽的常见病,近百年间坚持以开发治咳化痰药物为主,形成了以蛇胆川贝枇杷膏为头牌的药品系列,体现了其独到的品牌文化。潘高寿坚守诚信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上世纪30年代末,当市场上仿制、假冒药品充斥时,其传人潘郁生毅然变卖所有房产,将所得用于改换药品包装,并特意在新包装印上“劝人莫冒潘高寿,留些善果子孙收”的劝世警句,凸显了存真积善的经商理念。潘高寿还善于利用报纸、电台、电影及车站、码头乃至马路电灯杆做宣传广告,甚至在街道摆摊设档,免费向过往行人提供药剂冲饮,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其药品很快便随之家喻户晓。2008年,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原料质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面临西药的强势竞争,加上新技术制药的兴起,潘高寿传统制药工艺已被边缘化,并严重威胁到其中药文化的传承,如不加强保护,将有失传的危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5 11:02 , Processed in 0.0439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