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木鼓舞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鼓舞,佤语称“各老代刻落”,是广泛流传于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的民间舞蹈,它与佤族拉木鼓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历史上,佤族把木鼓视为通天神器和山寨的保护神,也是佤族部落出征决战、召集成员、举行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的器物。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佤族形成了与木鼓有关的舞蹈,并根据形式与场地不同,分为拉木鼓舞、跳木鼓舞、祭木鼓舞等。鼓点有多套,敲法也有多种。击鼓者均为男性,每只木鼓由2~4人合敲,男女老少围着木鼓载歌载舞,半蹲半俯、送胯转身,时而抬起右腿成“三道弯”伸缩三次,时而抬起左腿,挥舞木槌自转一周。舞蹈动作粗犷有力,热情奔放,质朴而富有韧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佤族热情豪放、粗犷剽悍的民族特征。 在云南少数民族舞乐中,用木鼓作为打击乐器为佤族所独有。木鼓舞目前已成为西盟佤族传统舞蹈,无论男女老少,凡有重大节日活动,都会合着鼓点跳起木鼓舞。全县8个乡镇随时可抽调上百人组成演出队伍表演木鼓舞。西盟县木鼓舞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比赛、表演和大型活动,获得各种奖项。县民族歌舞团编排的《木鼓舞》曾到美国、法国、日本、西班牙、新加坡、台湾等地演出。 木鼓舞真实、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佤族的原始信仰,再现了佤族的历史风俗文化,同时也折射出佤族的心理、性格和审美意识,并贯穿于民族演变、发展的全过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艺术纽带。木鼓舞在佤族中父教子、母传女,代代相传下来。目前,西盟县政府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培养、培训一批骨干队伍,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保持木鼓舞的民族特色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