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宝塔区(Baota District)] 陕北窑洞营造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22 19: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窑洞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这里山大沟深,万壑纵横。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陕北人民,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陕北窑洞。

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到周代形成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也就是现在的土窑,而窑洞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在明末清初。由于窑洞民居具有冬暖夏凉、节能节地、便于施工操作等特点,窑洞为广大陕北人民所接受,是陕北居民最主要的居所并沿用至今,被称为生土建筑的“活文物”。由于窑洞建筑在当地的适用性极高,窑洞营造技艺在陕北代代传承。

原生态文化建造技术与黄土窑洞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所以,窑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环境,更是陕北文化与艺术的发源,生生不息的陕北人创造了特有的窑洞建筑技艺。

陕北窑洞民居具有保湿、节材、环保、长寿、减灾、保鲜、贮藏、经久耐居等实用价值。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聚落群体,都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9:10 , Processed in 0.0407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