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大荔县(Dali County)] 大荔社火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9-7 16: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荔社火

社火是流传于陕西关中大荔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古人认为“社“是土地之神,祈求丰收或驱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火“有红火、热闹之意。我们老家的社火主要以地雷、火枪、摇杆、穷摇杆、芯子、抬高、日破瓮、日破天、锣鼓、拐子、打犟驴、秧歌、旱船、血故事、耍后台组成。而其中以穷摇杆、芯子、抬高、日破瓮、日破天、打犟驴、锣鼓、耍后台最具地方特色。

追溯 "大荔县社火 " 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公元前 11 世纪 - 前 256 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 " 大傩 " ,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大荔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5:38 , Processed in 0.0397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