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错金银,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错金银工艺中国古代金属装饰的精工技法之一,是源自中国青铜时代的一项精细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主要用在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青铜器物件上作为装饰图案。它是源自于绘画的灵感,以青铜作为基本背景,以金银体代替画料,从而实现在青铜器物上“绘”出精美华丽的图案效果。 错金银是青铜器重要装饰工艺之一。金不仅是贵重金属,还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制成极薄的箔或拔成极细的丝。银虽次之,但性能也属上乘。人们便利用它们优异的延展性,用来装饰器物。 中国青铜器上的错金银装饰,出现于春秋中期或稍晚,较为稀见。代表器如栾书缶、子乍弄鸟尊、吉日壬午剑等。其中春秋中期晋国的栾书缶,器表有错金铭文40字,为所见最早的一件错金铭文铜器。 战国时期,错金银青铜器甚为流行,几乎各国制造的寿铜礼器、生活器、兵器等都使用了这种新工艺。北方地区的三晋、秦国、魏国以及中山国出现了大量绚丽多彩的错金银青铜器,南方地区的楚国、吴越等的错金银工艺也别有特色,尤其是兵器上的错金工艺多于错银工艺。战国早期的错金银器以山西长治分水岭出土的豆和盘为代表,其通体错以变形龙纹、斜角云纹和垂叶纹;战国中期的以河北平山中山王墓为代表,如虎噬鹿屏风座、双翼神兽器座、铜牛等,通身金银交错,把原本就极为优美的造型装饰得富丽堂皇。此外,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的铭文和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错金文字均堪称惊世之作。 两汉时期的错金银工艺在春秋、战国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有不少金属艺术品,表面既错金又错银,有的还镶嵌以绿松石,构成绚丽多彩的图案。错金银技术达到流畅自如和出神入化的纯熟地步。尤其在一些王室和诸侯王等贵族墓葬0 土的金属细工铜器,可称得上是奇珍异宝。例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件博山炉,通体以错金饰流云纹、卷云纹、鸟兽人物、山石树木等,线条流畅自如,体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又如江苏邗江广陵王刘荆墓出土的牛灯,通体饰错银的流云状龙凤纹,做工也十分精细。 2014年11月11日,错金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