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塘桃花浴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塘桃花浴”是起源并流传于平山县温塘镇温塘村一带,以温泉水为载体而衍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是洗桃花水的最好时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前往温塘沐浴“桃花浴”,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洗去一冬的秽物,迎接崭新的春天,形成一年一度的温塘“桃花浴”民俗。“桃花浴”期间,各地村民纷纷到汉武帝庙上香祈福,有镇村主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各种展览以及来自县内外的各种民俗活动纷纷上演,如民间歌舞、抬皇杠、拉花、渔家乐、武高跷、霸王鞭等。“桃花浴”时节,青年男女举办婚事的也特别多,在新郎新娘洞房中婚床正上方都贴有“桃花女在此”几个字,以示吉庆祥和。整个温塘“桃花浴”民俗节庆活动持续一月有余。温塘桃花浴民俗中的民间传说内容包括七仙女洗桃花水、汉武帝骑鹿寻泉、南蛮子盗宝、刘秀饮泉等。 “温塘桃花浴”以水为载体,把休闲洗浴、民间文学、历史故事、道教文化、医用知识和民俗演艺连结为一体,形成鲜明的水文化、水习俗特征。唯美奇幻的民间传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互相印证,相得益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隽永的民俗文化韵味,带给人们独特的休闲娱乐感受。 “温塘桃花浴”民俗,民间有“姑嫂节”之俗称。西汉时,汉武帝刘彻东游泰山时,途径常山,曾拜谒王母于平山城西北八里王母阁,宴饮间见王母貌丑,语涉戏谑,王母唾之,面生奇疮,久治不愈。汉武帝无奈拜求王母,王母示曰:欲疗疾,当浴此。于是,汉武帝乘鹿巡游以寻泉,在平山城西四十多里处,寻得“冷泉”。又行六里,见一片浅滩泉水突涌,两岸桃花映水而红,试之汤烫,遂命人挖塘池,浴之。闲暇野游春山,武帝封池塘西南一山曰白鹿台。归来再浴,恶疮即愈。武帝感王母之神奇,封温塘温泉为“宝泉圣水”,并于房山新立王母祠。东汉章帝刘炟巡视北方时,也曾祀拜房山,临幸温泉。隋代大业四年,为铭记汉武帝幸临温泉开挖塘池之功德,邑人立汉武帝祠于温塘村西。清代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均留下许多碑刻记载有关温泉的故事,历代许多文人在泡汤后留有诗词歌赋,康熙十年白岩老人留碑刻“浴沂归咏”。清代温塘村称“温汤”,后演变成“温塘”。自汉武帝开挖塘池后,温泉水也为各方百姓所洗浴享用,每年农历三月桃花盛开时节,温泉水温最高,水中矿物质分解充分,成为浴疗疾病的最好时节,后发展成为三月“桃花浴”习俗,有“姑洗月”之称。期间,过庙会,各地村民纷纷到汉武帝庙上香祈福,并举办各种演出和民俗活动,以示感谢天地造物神奇,欢度“桃花浴”好时节。“桃花浴”时节,青年男女举办婚礼者甚多,洞房中婚床正上方贴有“桃花女在此”字样,以示吉庆祥和。整个“温塘桃花浴”民俗活动持续一月有余,素有“一日桃花浴,三生无炎凉”之赞誉。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