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杜集区(Duji District)] 泗州戏(淮北泗洲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3 17: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泗州戏(淮北泗洲戏)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淮北泗洲戏)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州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江苏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祈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称为猎户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卖唱,后发展为淮海戏。清末时,第二代泗州戏传承人魏月华把泗州戏带入淮北地区,后传孙化贤、丁现明、魏胜云、刘素侠等人,这些人现大都已成为皖北泗州戏的领军人物。

淮北泗州戏唱腔高亢、悠扬婉转。“怡心调”是泗州戏演唱的一大特点,它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在演员的演唱中互不相同。同在四、六、八句,“扬腔败调”“行腔过板”的基础上,自由选用,任意发挥,这种愉快的即兴演唱称之为“怡心调”。其表演在说唱的基础上,大量吸取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现形式,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伴奏乐器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二胡,小三弦。代表作有《拾棉花》、《打干棒》、《拦马》、《全家抗日》《乡野情》等。

淮北泗州戏与当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紧密结合,题材内容源于民众生活,辅以方言俗语,质朴生动,亲切自然,深受皖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5 21:34 , Processed in 0.0414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