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唐初,莆田地区的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经书等已有雕刻工艺雏形;宋末元初,莆田木作匠人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妙生动;明代,莆田木作匠人开始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 莆田传统木雕制品的品类按形式分为:寺庙古建装饰木雕、佛像木雕、妈祖文化艺术木雕、花鸟仕女摆件、精微透雕砚照、三重透雕家具等。按材质分为: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名贵(檀香、沉香)木雕和根雕、天然木雕。 莆田传统木雕技艺以精微透雕见长,传世作品如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代贡品“透雕花灯”充分体现了其透雕工艺的精湛。此外,莆田传统木雕技艺还擅长精妙的人物圆雕,对人物神态、衣纹的表现有独到之处。其传统工艺程序为:选材相木、捏泥塑稿或画初稿或打腹稿、勾轮廓线、打坯、修光、开面、肖影、手脚、锦花、细景、磨光、表面装饰、配底座、配锦盒。其以精到的“斧头功”打坯,定型准确,作品接近完成时还有一道精细的“修光”程序,其中的生漆推光处理工序有重要的工艺价值。 莆田传统木雕存世经典遗作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透雕花灯等三件;上海市博物馆廖氏木座多件;福建省博物院廖熙遗作《关公》《观音》多件;福建工艺美术珍品馆近代精微透雕砚照多件及朱榜首、黄丹桂、佘文科遗作多件,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