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回复: 0

[修水县(Xiushui County)] 修水宁河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4 2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水宁河戏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修水宁河戏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修水宁河戏(第二批省级)

宁河戏,古称“宁州大戏”,发源于修水县,是古老地方剧种,在赣西北修水、武宁、铜鼓等县以及毗邻地区广为流行,深受群众欢迎。

修水第一个戏班——三元班建立的时间是隆庆元年(1567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明万历年间,又有“春林”(上源余太公案),“凤舞”(全丰戴太公案),“同庆”(大桥马爷案)、“鸿云”(噪口肖爷案)等班社流动唱戏。所演剧目为《目莲传》、《征东传》、《西游记》等,所唱腔调系傩、弋混交之修水高腔,即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又叫“打锣腔”。到清康熙年间,安徽徽班向西发展,宜黄戏相继北上。这两种声腔传入修水,当地案堂班艺人兼收并蓄,从徽班吸收了石牌腔和九腔十牌子等曲牌吹腔,融高腔、昆曲、吹腔、徽调及民歌小调于一炉,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戏曲剧种———宁河戏。清代中叶,楚腔西皮调的传入,进一步丰富了宁河戏的声腔和剧目,并导致高腔渐频绝响,吹腔、徽调日趋衰微,而变到以皮黄为主体的声腔了。

1927年,湘赣边界爆发秋收起义。宁河戏艺人纷纷参加各级苏维埃化妆讲演团,活跃在湘鄂赣苏区。宁河戏得以复兴,成为革命武器。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个由县城西摆、万坊街业余剧团合二为一的修水县青年剧社成立,即为宁河戏剧团之前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宁河戏倍加重视与扶持,成立了地方国营宁河戏剧团,与此同时,又着手对传统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进行挖掘、整理、革新,业余剧团亦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县农村。

宁河戏剧目众多,现有目可查者,已达四百多种,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解放后,挖掘记录了传统剧目二百六十多种,鉴定出好的和比较好的二百四十多种,演出了一百一十多种。整理了《秦琼表功》《林冲夜奔》《采桑逼封》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秦琼表功》于1961年拍摄成电影。

2006年该项目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6 00:18 , Processed in 0.0474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