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27|回复: 0

[湖滨区(Hubin District)] 禹开三门的传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3 2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禹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大禹治水,展现了我们祖先治理洪水斗争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与洪水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治水的伟大功绩,一直为后世广为传诵,鼓舞着历代劳动人民向洪水灾害作斗争。大禹婚后第四天便离家治水。十三年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三门峡位于黄河岸边,被誉为“黄河明珠”。这里广泛流传着“禹开三门”的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三门峡一带是个很大的湖泊,名叫“马沟”,没有出口。如果站在高山由上往下看,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当时弄船的人常说:“张店塬开船,魏德岭下船”。张店塬在山西省平陆县,魏德岭在河南陕县张茅乡。这是黄河两岸最高的两座大塬,也是当时的两个码头,可见当时的水位真够高了。

北山的深潭有一条老龙,看见马沟水深湖大,就挪到这里来住了。这条老龙来了以后,经常喷云吐水,兴风作浪,马沟的水越涨越高,淹没了不少村庄和土地。老百姓颠沛流离,过不上安稳日子。尧王看到百姓受难,也很难受,就派大禹去治水,大禹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有两件宝物:一把划水剑和一柄开山斧。剑划到那里,水就流到那里;斧子劈到那里,那里就开出河道。大禹来到马沟登上高山察看地势,看到整个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就跑到湖边,用剑向东南划了几下水就顺着剑划的道向东南流去。当水流到马沟峡谷的时候,一座大山拦住了去路,水又聚住了。禹抡起开山斧,“啪、啪、啪”三斧子,把大山劈为三个豁口,水分为三股向下流去。三个豁口把大山分成了四座石岛:和南岸相连的一座半岛,临水的一端,象一只张着嘴的狮子,大家就叫它“狮子头”;中间两座石岛叫“鬼门岛”和“神门岛”;和北岸相连的半岛叫“人门岛”。大禹开完三门,又抡起斧子,开出一座砥柱岛,用它来定波镇澜。以后人们把这个地方叫做“三门峡”。

水道疏通后,马沟的水一天比一天浅,大片的湖泊慢慢变成了河谷,这可急坏了水底的老龙。老龙一生气将天上的云雾都吸进肚里,接着又兴风作浪发起大水。没多大一会儿,水又涨得很高,淹没了许多村庄和田地。

大禹看到这种情况,也非常的气恼,拔出利剑,“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老龙搏斗起来。他们斗了三天三夜,只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后大禹和老龙都乏了,谁也占不了上风。老龙喘着粗气,张开利爪,拼着最后一股劲儿,恶狠狠地扑向大禹。大禹闪开身子,躲开老龙的利爪,使出全身的力气,用剑刺进了老龙的胸口,顿时,鲜血象泉水一样从老龙的心口喷出来。血喷到两岸的山上,把山石都染成了红色。直到现在三门峡两岸的山壁上,还有红色的山石和泥土。

水患平息以后,老百姓都回到了三门峡,修房建屋,垦荒种地,日子过得安稳多了。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在黄河两岸建了禹王庙。

三门峡大坝开工以后,民工在河滩上刨出了一盘龙骨,有头、有爪、有尾。据说这就是当年被大禹杀死的老龙的尸骨。

如今“三门天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贯峡谷的大坝,像一条银色的缎带把山西、河南两省连接起来,这就是1957年动工兴建的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大禹治水所衍生出的丰富意义,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为华彩的一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9 19:23 , Processed in 0.0427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