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0

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5 23: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于广州市的陈李济药厂,是我国南方传统中医药的重要代表,素有“广药”之称。明万历年间由陈体全、李升佐合伙始建,并依“同心济世,长发其祥”的约定,加上各自的姓氏,将所设中草药店店号定名为“陈李济”,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晚清同治皇帝因陈李济医药的奇效,特赐“杏和堂”封号,民国初年成为注册商标并沿用至今,故又有“杏和堂陈李济”之称。陈李济从清末民初的前店后厂小规模生产,因声誉日隆,至20世纪40年代末,曾先后于佛山、香港、上海、澳门、新加坡、台湾开设分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扩大为广州陈李济联合制药厂,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陈李济创建时以“同心济世”为立店之本,之后即成为几百年间形成的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的核心,并由此制定了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规条准则。其制药坚守“工艺虽繁必不减其工,品味虽多必不减其物”的原则,选料务求上乘,须用阴枝必不用阳枝,须用根茎必不用其叶,药料需皮、肉分开制作更能增强药效的,必不为省工而混合处理,体现了以品质为上的制药观;其至今尚存的百年楹联,所书“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是处处从用药者着想,对各种炮制方法的技术规范,也是对药物配制的道德要求;其向社会昭告“杏和堂——救济扶危”,凡遇店门四邻有急症危难者,均出手相助,施药相救,体现出一种人道精神。陈李济自创立始,就致力于搜集民间古方、验方、秘方,十分注重继承古代中药文化,同时又不断创制新药,发明新工艺。300多年前就首创了防湿防霉防蛀的蜡壳包裹药丸的独特工艺,且沿用至今,驰名世界;在同一时期所创制的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追风苏合丸及后来的壮腰健肾丸、喉疾灵胶囊等等,均以质量可靠、疗效确切而在海内外享有“古方正药”的盛誉,显示了其富于创造活力的文化特色。

作为我国最早的中药规模生产实体之一,陈李济以其悠久历史进入了“中华老字号”之列。2008年,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已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市十分重视对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的保护,2004年已建成甚具规模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但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许多珍贵资料和实物已散落流失,亟待加强发掘、搜集和抢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5 16:20 , Processed in 0.0422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