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贞丰县(Zhenfeng County)] 布依族摩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23 18: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摩经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依《摩经》是布依族“布摩”集体创作、改编和传承,并配合进行演唱的一种带有原始性宗教的文学。现布依族《摩经》保存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是贞丰县和关岭县大盘江村布依族古寨。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偏北地带,东接镇宁、望谟,南靠册亨、安龙,西靠兴仁,北连关岭。关岭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方向,东北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相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与晴隆县、兴仁县、贞丰县隔河相望,西北与六枝特区接壤。大盘江村位于关岭县城西南,北盘江岸边的一个河谷坝子中。全村有180户900余人,主要以吴、岑两姓布依族分片聚族而居。该村部分古建筑仍保存完好,成群的百年古榕环抱村子周围,北盘江自西向东流过村子南侧。村南岸有春秋战国时期古遗址,是一个较为封闭原始的布依族古寨,是古代运输食盐的通道之一,至今当地人还称之为盐路。

据传,摩教是远古时期的“抱老托”创立的。“抱老托”有十四个贤能弟子,七个男徒叫“七布代”,七个女弟子叫“七买摩”。十四个弟子在“抱老托”首创的《摩经》基础上进行发挥、补充、完善,形成十四个流,并在布依族各个地区传教,因此,又有《摩经》有“头不合尾合,十四个‘抱儿托’”的说法。布依摩教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晚期,摩经则与其同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摩经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唐宋时期,部分布摩开始用汉字的音记录摩经。到了明代,随着布依族地区汉文学校的推广,- 利用汉字近似音,加上部分利用汉字偏旁部首按汉字的“六书造字法”创制的方块布依字,按发音记录摩经。

贞丰县布依族《摩经》包括《殡亡经》和一般杂经两大系统。《殡亡经》卷数各地不一,贞丰县北盘江镇岜浩村的《殡亡经》卷数最多,计十五卷。它们是:《祭棺经》、《入冥经》、《出冥经》、《歌经》(共13节)、《祭幡经》、《挂幡经》、《祭祀经》、《长寿经》、《下场经》(共24节),《上棺旁经》、《孝子祭经》、《嘱咐经》、《赎谷魂经》、《赎头经》。一般杂经主要有《请龙歌》、《接龙经》、《六月六祭祠》、《访已经》、《退仙经》等,每一种驱邪祛病祈福的仪式都有相应- ,可谓“卷帙浩繁”。关岭大盘江村每当逢年过节或老人辞世,都要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摩经》分为《读邦》(解灾祈福经)和《殡亡》(超度亡灵经)两大类。《读邦》包括《归郎》、《扫寨》、《扫屋》、《解帮》等22卷。《读邦》里词句对仗押韵、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殡亡》包括《摸考》、《叩引》、《荣且》、《恨思》等32卷,共55272字,涵盖面广,是布依族“摩教”- 中的主要部分。用于超度亡魂的《殡王》,安葬死人的《谢坟》、超度在外死者灵魂的《项王》,祈求生儿生女的《归郎》,驱鬼除邪的《扫寨扫屋》;祈福避灾的《解帮》和祭奉土地公公的《谢土》等6部,每部分为若干小节。该村64岁的传承人吴瑞贤手抄本汉字记音《摩经》,共54卷,92561字。绵纸,线订册页,行书,今藏于吴瑞贤处,保存完好。“摩教”仪式活动中“布摩”(摩师)唱诵《摩经》时常用铜鼓、锣、鼓、铙钹、大刀等作响器,或舞具。

《摩经》的主要特征有:贞丰《摩经》有固定的祈祷词,在很多仪式开始时都要念诵几句固定的- :不请哪个远来的,不请哪个外姓的,不请哪个上方的,也不请哪个下方的,专请某某某(祈祷对象)。请你不是白请的,请你不是空请……。口授传承,相对稳定:《摩经》是“摩教”的- ,基于严肃的宗教信仰,内容不容更改。古语、古音、古意传承数千年仍保持原始风貌。其中相传为“抱老托”所创作的《叩引》,在各地区仍完好地以原作传承。以文学方式记载,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摩经》的文学体裁有神活史诗、传说故事、诗词歌谣等,上溯几千年,纵横天地人间,描述了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哲学、民俗等内容。有较多的布依族古语言及古词汇,词语丰富。大部分词句对仗整齐、押韵,采用了复沓、排比等多种文学手法。多为整齐的五言句式或七言句式韵文体,音韵铿锵,节奏感强,是布依族诗歌的典范。综合的历史再现,《摩经》以宗教祭祀为载体,以诗歌、散文、故事传说、歌谣等多种文学式样为表现形式,全面地记录了布依族的历史发展行程,展现了布依族人民的思想、语言和文化水平,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文学、美术、音乐、技艺等多种领域。

《摩经》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布依族口头文献,对研究布依族的发展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摩经作为布依族诗歌的典范,它介于世俗文学和宗教文学、民间文学和史传文学的文学类型之间,不仅对研究布依族文学,而且对研究整个少数民族文学和宗教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如著名的古史歌《安王与祖王》以及爱情叙事诗《范龙》。

摩经采用口传心授方式传承:贞丰县岜浩村罗大金掌握摩经较全面,其传承谱系为:周朝元(清道光七年-光绪十七年)---罗登文(生于咸丰五年)---罗顺清(1890年--1984年)---罗大金(1932年生);关岭北盘江流域一带的《摩经》大多传自小盘江伍氏家族之手抄本,上起何时年代不详,清代传至伍石公,伍石公传伍少先,伍少先无子传婿岗乌镇中心村行东组罗顺才。罗顺才招徒传授,众学徒中学得最精深的是关岭县新铺乡大盘江村吴瑞贤。代表性传承人:吴瑞贤,男,布依族,初中文化,生于1943年,家住关岭县新铺乡大盘江村。1958年师从于罗顺才学习摩经,从事“摩展及民族文化交流,其意义现今已无人知晓。目前布依族各地的摩师队伍趋于老龄化,摩教仪式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崇尚学习《摩经》的青年人也越来越少,《摩经》这一布依族口头传承文献已面临失传,亟待抢救保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4-12-29 23:37 , Processed in 0.0353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