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汉阴县(Hanyin County)] 汉阴八岔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8 01: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阴八岔戏,又称“七岔戏”、“花鼓戏”、“小调戏”等。它是本地民间艺术与外省流入的民间艺术融合、衍化、丰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小戏。八岔除流行于汉阴外,还流行干安康市的汉滨、旬阳、白河等县区。

起始由“打围鼓”清唱,玩“彩莲船”,踩“高跷”,扮妆唱“花鼓调”等单一内容单一形式,逐渐蜕变出一旦一丑歌舞对唱。进而用一两首民歌小调连缀演唱一出简单的小故事。随着剧目的增多,曲调使用也进而变化,因为经常只用六、七支熟用的小调来演唱故事,所以艺人们把它称为“七调戏”、“七岔戏”(意思是岔来岔去七个调)。至清乾隆年间,有“郧阳调”自鄂西传入,经陕南艺人演唱的“郧阳调”很快便与“七岔戏”结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八岔戏”。经较长时间演化创造,一个初具板腔形态以民歌小调连缀的民间声腔剧种——八岔戏,便在道光年间(1736——1850)独立成体,一经脱颖问世,便以其清新明快的形式,乡情浓厚通俗易懂的剧目,喜闻乐见的情歌小调和伴奏锣鼓,赢得城乡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八岔,分阳八岔与阴八岔两种(阳八岔又称硬八岔,大八岔;阴八岔又叫软八岔或七岔子),多反映公子、小姐的艳情故事。因为主要曲调为八岔调,所以民间称它为《八岔戏》。阳八岔其特点是一人开唱,众人帮腔。伴奏形式为演员清唱,锣鼓配节,即演员清唱,在腔句之间穿插固定的锣鼓点伴奏,不用弦索,句末由台后帮腔,成为“一人唱而众人合之”的形式。它的声腔结构是分腔、合腔、诉板相结合;阴八岔曲调开朗、豪爽而又抒情,节奏别致,属五声“征”调式。一般用于剧目开头或行路时唱。在运用中并可加其他小调来演唱。每个小戏中间只要有这两个调的都可叫做“阴八岔”戏。

八岔戏只有锣鼓伴奏,不用弦乐。阴八岔为单曲体,唱调简单,音律较长,唱者不能一腔到底,需由后台人代接尾音。常用曲调有“开门”、“四劝”、“采花”、“叹四季”、“摘黄瓜”等20余种。阳八岔,音节短促,不需后台接音。常用的曲调有“三起头”、“长板”、“落板”、“哭板”、“二六”、“导板”等。不管什么行当,唱法几无区别,只有男女声之分,女声用小嗓,男声用本嗓。伴奏乐器有柿饼鼓,形大而扁;大平面锣,带有汪汪之音,为当地锣鼓店铺所特制。1949年后,增加了二胡、三弦、阮和琵琶。据汉阴鲁荣贵所藏民国年间戏单所记,八岔传统戏有100多本,其中阴八岔剧目有《卖白布》、《顶嘴》、《卖胭脂》、《王婆骂鸡》等;阳八岔剧目有《西楼会》、《闹书房》、《喜哥接妹》、《送枕头》、《坐东床》、《绣蓝衫》等。二者兼演的剧目有《白玉扇》、《高楼会》、《错中错》等10余本。阴八岔多为七字句词格,阳八岔多用十字句词格。小戏多,本戏少;生活故事戏多,历史故事戏少,且多为唱做工戏,无武打戏。

八岔戏的脚色分行,略同于汉调二簧,有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等十大行。但仍以小生、小旦、小丑等脚色组成的三小行为主。不过分行不够严格,缺什么行当,可实行代脚制,由其他演员串演,一般只要有小生、小旦、小丑,即可满足全剧中所有人物的装扮和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岔戏重获新生,专业剧团发掘整理排演八岔传统剧目,一改原来只用锣鼓伴凑的方式,增加了各种乐器伴凑,使其艺术形成式更为完整,安康汉剧团排演的《站花墙》、《吴三保游春》在省获奖。新创新的《新吴三保游春》拍摄成电视片以后,为观众所喜爱。

汉阴八岔戏一濒临失传,宜加快抢救,培养传承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1-15 17:45 , Processed in 0.0368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