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桥西区(Qiaoxi District)]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4-8-14 04: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现已经形成以河北石家庄为中心、向全国20余个省市地区传播辐射的局面。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伴随着对经脉(络)的认识而发现并发展的,早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原始人群已对人体和经脉(络)有了最初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脉的概念,初步阐述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法则,为中医络病诊疗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脉络”概念和脉络病机,专篇论述多种络脉病变,首开辛温通络、虫药通络用药之先河,“络病证治”微露端倪。清代医家叶天士进一步丰富发展该诊疗方法,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记载络病表现,发展络病治法药物,从而形成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历史上三个里程碑。遗憾的是由于中医发展史上重经轻络现象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当代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等均开展了络病相关研究,以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系统构建了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促进了中医络病诊疗方法的继承与发展,在多种重大难治性疾病防治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中提出其主要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系统提出络脉生理功能、发病、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络病证候及脏腑络病辨证论治,出版《络病学》专著及教材为中医络病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气血相关”的络病诊疗特色,广义的络脉分为经络(气)和脉络(血),围绕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脉络—血管系统病”系统构建“脉络诊疗方法”,汲取古代哲学思想提出脉络诊疗方法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系统阐述脉络病变主要病因、基本病机、辨证要点、治疗总则及常用药物,出版《脉络论》专著。围绕神经肌肉类疾病、风湿类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提出“气络诊疗方法”,主要研究气络病变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辨证治疗。在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中对上述重大疾病中医病机、干预策略、有效组方及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研究。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气—阴阳—五行”思想、“和”的儒家思想、“治未病”等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4-12-29 22:12 , Processed in 0.0534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