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孝秧歌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孝秧歌也称“圪圈圈”秧歌,流传于山西汾阳、孝义一带,最初以民间歌舞形式撂地演出,故又称“地秧歌”,后来发展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曲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文场地秧歌”吸收了各类民间故事情节,又加入人物扮演,逐渐向戏曲表演形式过渡,形成了集歌、舞、乐、技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武场,俗称“掏场子”,是揉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广场艺术;文场,即戏曲表演,一般仅有两至三人,故事内容简单,以唱为主,无道白,不配丝弦,又称干板腔秧歌。唱腔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四六句子”,结尾加“哼”、“嗨”等虚词;另一种是“七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的大唱段及一些移植唱词。剧目以民间生活小戏为主,同时又改编了大量中路梆子戏目,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三娘教子二进宫,状元祭塔下河东。正德戏凤别窑,二娘写状挑袍。”曲调种类多样,有秧歌板调、民歌小曲、西曲调、数念杂说等。唱词有传统,也有改编,并且能够随时随地即兴创作,艺术构思巧妙,语言形象风趣。 汾孝秧歌没有专业剧团,艺人平时各自谋生,入冬集伙成班,演至年后二月初二散伙。现今具有代表性的团体有孝义宋家庄秧歌剧团、孝义北头村秧歌剧团、孝义小王营村秧歌剧团、孝义郑兴公园秧歌协会的秧歌剧团等,代表性传承人有李静枢、张锐丰、武杰、武永虎等。 |